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现代对外汉语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而相比之下,河北省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起步较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须着力在增强发展意识,挖掘文化特色,完善管理等方面改进工作,更好促进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家地理记录片的操作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地理可以算得上是记录片的鼻祖,1895年在胶片电影出现后,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就开始国家地理每周一次的系列节目《探险家》以及标志性的长期播出的《国家地理任务》,所出品的记录片以其科学性、教育性、娱乐性和艺术性吸引了世界亿万观众,其内容早已超出自然题材,涉及众多领域,荣获了800多个奖项,其中包括122个艾美奖和2个奥斯卡奖提名。本文拟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为例,对西方记录片进行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3.
批判精神是西方哲学最根本的表现,而对"人"的关怀同样是构成西方哲学的核心之一。这在苏格拉底和海德格尔二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他们共同的思想基底之上横置着一条无形的万里长城:理性和非理性的对立。  相似文献   
4.
创意产业链的价值与知识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虽然创意概念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升温,创意产业的实践也在不断推进,但国内外对创意产业理论的研究都还落后于实践发展,对产业组织形式、发展模式等理论研究,都还未有成熟的定论。从产业经济学的产业链理论角度,对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结构进行试探性研究,认为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结构呈现出网络状特征。并结合模块化理论、"微笑曲线"理论等,从产业链的价值形式和知识形式两个方面,总结了创意产业链整合的实现模式。结果表明,需要通过解构传统价值链、虚拟价值链等方式进行价值整合,并通过知识联盟的组织模式实现知识整合。  相似文献   
5.
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可以说就是以人的认识论为主题的,这几乎是洛克及其时代最需要解答的课题之一。对认识论来一个彻底评估,同时表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最终意图是要进一步探讨整个人类的知识的起源与范围,这样为以后的政治哲学的道路扫清了障碍。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充分重视历史试卷精讲。做好精讲历史试卷,一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肯把工夫下在“精”上面;二是激发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从精学历史达到学精历史。  相似文献   
7.
胡适对个人主义的提倡,并没有从严格的政治学意义上开始,而是由文学或者更为确切地说由戏剧开始,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返回到易卜生剧本的政治哲学视野,对社会问题作切实的探讨,从评判态度到再造文明,正是胡适对个人主义的独特理解和解释。  相似文献   
8.
颜印华  靳松 《文教资料》2009,(25):139-140
教师需要不断地与学生沟通才可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师想要进行有效沟通,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沟通方式的选择;除了教师和学生本身的不同特性和周围环境的不同之外.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同辈群体的意见、学生的应对策略等社会因素都会对师生的沟通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于传播媒介,早期作为文学批评家的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Mc Luhan)创造性地将其划分为“热”媒介(hot medium)和“凉”媒介(coolmedium)。 所谓“热”媒介是指照片、报纸、电影、广播等可提供足够的信息,从而把受众某一感觉加以延伸和扩展,很少需要受众的想象填充就可以达到现实图景。所谓“凉”媒介是指电视、象形文字等所含信息较少,需要受众加以填充和想象才能实现向现实图景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哲学家是柏拉图早期思想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寄托着他的美好理想,也是他展望人类光明未来的一个支点。但是,与今天人们所谓的哲学家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也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