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流日益增多,不同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及社会习俗,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等,这都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因此,文章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对可能导致交际障碍及文化冲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助词“的”在汉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用法也较复杂,研究“的”的出现条件对于正确使用这一高频率助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其出现的结构要求和语义要求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结构助词“的”的出现条件。  相似文献   
3.
虎是兽中之王,威猛无比",虎"字的读音人们大都读"hǔ",然而在我国的云南等地区却有一些人以"虎"为姓,但是这里"虎"却读为"māo"。对"虎"(māo)姓的来源以及这一读音产生的原因及其文化背景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究,并试图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华裔新生代的双重文化身份特征,具有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双方文化交流的多重优势。他们对中华文明的身份认同感能够促进中华文脉在海外华人华侨中的赓续与传播,在推动文明对话、实现文明互鉴中发挥积极作用,是融通中外的重要群体。对华裔新生代的文化传播活动,既要呈现中华文化的表征符号,又要体现内涵于表征中的精神意向;既要展示中华文化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又要使这种同根同源的文化成为其梦之所萦。因此,传播主体要以传播效果为导向,在时机把握、符号选择、叙事方式方面要与受众的结构特征、接受心理、情感需求高度契合,以符号化、艺术化、故事化、视觉化相融合的表达范式进行传播,体现中国形象的亲和力、中国文化的感召力和中国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对外汉语教学中本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课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并呈现出多元特征。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对外辐射面非常广,是传播地域文化的主阵地。因此,无论从经济发展层面还是从国际文化交流的角度看,都要充分重视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从文化教学自身的特点出发,另一方面要结合留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开设综合文化体验课、民俗文化课及有关黑龙江文化交流史的课程,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平行的视角,对两部作品的文本、风格及作者等方面作出了比较,从而对现代文学史上的两股基本的文学潮流作出梳理。  相似文献   
7.
去年,在某一报刊上刊登了一篇名为“魏明伦的作文能得多少分”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有关魏先生参加高考作文最终能得多少分众说纷纭。我们认为,魏明伦的作文应该得高分。 根据2002年高考作文的等级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不断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层面推出新的政策和举措,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及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受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全球文化异构、文化保护主义的影响,"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实现真正的民心相通却遭遇重重人文壁垒,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跨文化交流都面临着新的障碍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助词“de”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虚词,它的用法很复杂,具有多方面的语法功能,这就需要对“de”进行较为系统,地合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的实际情况作出有利于语言应用和语言发展的判断,本文主要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对语言助词“de”的特殊语法功能进行了共时的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已受到了普遍重视,而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与构建却少有论及,民俗文化不仅是一种原生态文化,而且是一种生活文化,又与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文章主要从民俗文化特点的角度谈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