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文化理论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兴安岭地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具有地理和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是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旅游在开辟财源,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当地群众经济收入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森林生态旅游是摆脱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之一,对林业经济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研修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研究型文化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山西省永济市银杏小学以校本研修为依托,以构建书香校园、优化课堂教学、开展课题实践为抓手,构造“学”风,构建“研”风,构筑“诗”风,全面提升了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手段。作者多年从事《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一线教学工作,经验丰富,在课程教学上锐意改革,成功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课程教学中,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王震亚  李更新 《中国德育》2005,(5):18-20,29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千古绝唱,使尘封百年的山西省永济市这颗黄河臂弯里的明珠璀璨如新。这里的银杏小学关注学生一生,注重个性发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诗化教育”活动,让诗词融入学生的心灵,让诗词陶冶学生的情感,构成了德育工作一道别具情趣的风景线。家长、群众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5.
农校学技术拓开致富路王文杰李更新王建勇永济市远近闻名的个体运输专业户、常青村村民李少康,出生在大跃进年代,生长在三年困难时期,学生时代是在“造反有理”、“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岁月里度过,所以,没上完小学他就辍学了,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6.
“没有人配受创造者的称号,唯有上帝与诗人”。 ——意大利伟大诗人 塔索 2003年,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我们走进了陶行知,走进了陶行知的思想,走进了陶行知的诗教。3月,我们启动了“诗化校园与创新育人”的探索与研究。六年来,我们在环境布置中突出陶诗,在课外阅读中增加陶诗,在课堂教学中贯穿陶诗,在节日活动中弘扬陶诗。  相似文献   
7.
脱盲致富的女强人李云霞,李更新提起永济市青渠屯村的农家新媳妇张拉娣,方圆数十里的农民都会称赞说:“拉娣学问好,精明能干,苦学文化和技术,致富不忘乡亲,不愧为村里的女强人!”这位普普通通的农家新媳妇是怎样由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成为村里的女强人呢?想发财赔...  相似文献   
8.
浅谈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卉  李更新 《今日科苑》2010,(2):219-219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学校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规模急剧膨胀,其构成亦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校际间的合并与调整,如何优化合并高校资产配置、盘活资产存量成为合并院校必须研究的课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它要求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成长与发展的沃土,成为情感交流、激情碰撞、智慧闪现、人格完善、持续创新的有机载体。一句话,要让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绿洲。那么,怎样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呢?提高教师新起点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但“高素质”的内涵也应与时俱进。要按新的理念去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就必须结合时代要求,丰富高素质教师的内涵。一、培养有文化的教师。说实话,我们的许多教师的确是有知识无文化。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我校开展了“三读”活动,即读古今经典、读教育名著、读课改报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