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杨近水 《文化学刊》2013,(4):91-100
“盲人摸象”故事的流传情况按照主要载体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从三国到唐代为前期,以佛经文献为主要载体,佛教的译经工作对故事发展流变有着重要的影响。由宋到清为后期,佛经载体退居从属地位,禅宗文献和文史文献成为两类具有重要意义的载体。禅宗文献的文化二重性对故事的世俗化起到了关键的过渡作用;文史文献中,“摸象”故事在应用文体和内容上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显示出佛教故事流变过程中本土化、世俗化的发展脉络。除了佛教的译经工作和禅宗的文化二元性,民间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中印文化差异以及主要传播载体的变化都对“盲人摸象”故事的流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