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与中国人较为关注国际时事不太一样的是,很多外国人更关心自己以及周围发生的事情。以美国人为例,尽管9·11之后美国剐时打两场仗,一场在伊拉克,一场在阿富汗,但是63%的美国人不知道伊拉克在哪里,更有近九成的美国人不知道阿富汗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是深改元年,是一个分水岭,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经济运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趋势性变化。与此同时,经济增速下行至金融危机之后的最低水平,也引发了一些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关注和担忧,西方媒体出现"崩溃论""刺激论"等论调。这一年对中国经济的对外报道而言,也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那就是向海外受众报道与经济新常态有关的重要财经新闻,并做好各种解释,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变化。经济报道具有相对较强的专业性,读者群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学理论认为,受众更喜欢戏剧性、冲突性、趣味性和故事性强的新闻。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各个经济体实力忽然间"此消彼长",地位发生剧烈变化,这种戏剧性极大增强了中国经济新闻的吸引力。同时,我们面临着另一个事实:如同其他新闻一样,中国经济新闻国  相似文献   
4.
2014年对中国经济的对外报道而言,也可谓分水岭,这一年,中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对外报道如何向海外受众报道与经济新常态有关的重要财经新闻,做好各种解释和分析,说好中国经济故事的新变化,传递中国的声音?就此结合案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香港有40多份登记在册的日报,但这其中包括很多主要刊登马经的日报,这些马经日报严格意义上都不算是真正的报纸.剩下的真正意义的日报有20份.一个七百万人口的城市拥有20份左右报纸,在我们的想象中,竞争肯定是异常火爆,同质竞争不可避免,一些弱势报纸的倒闭也不可避免.但令人惊奇的是,香港报人则都认为香港报纸同质竞争的情况很少,而且读者们也都有各自青睐的报纸,多份报纸共存的局面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报纸倒闭的情况在前几年比较多,但这两年也没见哪家报纸倒闭,即使有些报纸很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么激烈的市场,为什么能存活这么多报纸?  相似文献   
6.
虽然从目前实践来看,香港报业新媒体发展得波澜不惊,其规模和声势远远不及中国内地报纸,但香港报人对以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给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是相当敏感和高度重视的.不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报业新媒体尚无公认的、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精明谨慎且务实的香港报人,不肯随意将报纸赚来的钱投入新媒体项目中而不能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对整体香港报业而言,目前正在经受新媒体的积聚性冲击,很多报业领军者认为新媒体的冲击由量变到质变恐怕只是时间问题,因为新媒体背后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便捷化转变及传播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7.
2014年对中国经济的对外报道而言,也可谓分水岭,这一年,中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对外报道如何向海外受众报道与经济新常态有关的重要财经新闻,做好各种解释和分析,说好中国经济故事的新变化,传递中国的声音?就此结合案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