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郭沛 《河南教育》2010,(11):63-63
辅导员只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用包容、理解、真诚的态度处理好宿舍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  相似文献   
2.
英国校本培训对我国教师培训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培训是对在职教师实施继续教育,促进教师成长的专业教育。英国校本教师培训强调以学校为教育基地,注重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来探讨学校教育与教学的规律,以培养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为目标,帮助教师专业发展。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借鉴校本教师培训的先进经验,重视教师教育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学校教育现实,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师资培训,培养适应现代教育形势以及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专业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郭沛 《河南教育》2009,(1):50-50
一般意义上讲,大学里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大学生,具体实施者之一是辅导员,大学生心理辅导已经普遍被认同和重视,然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当前高校辅导队伍整体组成趋向年轻化,他们也有思想波动,也有心情糟糕的时候,那他们该向谁倾诉,又有谁能为他们提供帮助呢?其实,高校辅导员也应是心理辅导的关注对象,只不过在辅导的内容和方式上应有别于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4.
"希望基金会":高校帮困育人新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主要还是立足于经济上的扶助,一定程度上缺乏育人的功能与作用.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希望基金会"的成功实践,为我们从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贫困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孔导贫困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贫困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等方面探索构建高校帮困育人新模式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有为"是指有所建树、有所作为;"有位"指的是所在的岗位、所享有的待遇(地位)."有为"与"有位"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位"是"有为"的外在表现,"有为"是"有位"的本质要求.我们应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切不可将两者割裂开来.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偏重的是"有为",而忽略了"有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没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舆情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日益凸显其影响力,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网络舆情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从建设好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加强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网络“舆论领袖”等方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浩然郭沛  马巨海 《职业圈》2007,(5S):143-143,155
近年来,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目明显呈上升趋势,高校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点问题。文章阐述了探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并从外部环境和自身影响两方面分析了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贫困生充分就业的五大对策。  相似文献   
8.
郭沛 《大学教育》2014,(6):32-33
近年来,高校危机事件频发,校园危机管理已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课题。文章以燕山大学为例,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危机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可将危机管理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划分,通过每阶段的制度化建设构建一个完整的校园危机管理体系,以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语文习题课一直是困扰老师的一种课型,在以前的习题课上,老师总觉得投入很大也很多,但收效甚微.但某次的习题课让作者有了意外的惊喜,通过这节习题课,作者对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有了新的运用与认识:习题课也需新课改.  相似文献   
10.
教师合作教学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变革教学方式的重要内涵。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实施校本教研的关键。它旨在围绕教学主题,发挥教师集体教学的优势,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注重教学实践中教师之间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