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1.
万宝宁 《档案与建设》2018,(5):65-67,46
南京云锦始于孙吴,兴于刘宋,大发展于元,全盛于明清,没落于民国中期.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它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它有元明清三朝700多年为皇室服务的历史,一直是皇家御用物品,用于度身定织皇室龙袍.尤其是明代南京云锦中的妆花织物,将它的丝织工艺达到最高水平,至今无法超越;且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至今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  相似文献   
2.
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土壤以及密布的江河湖泊等都非常适宜蚕桑的生长。六朝时期就有了"斗场锦署"。尤其是到了明、清两代,南京丝织业到了"极盛时期",在当时已发展成南京的"支柱产业"。除官办织局外,民间散户更是星罗棋布,江南江北、淮水两岸真可谓"万户机杼声"。直接从业者十万余人,而依靠丝织为生的市场多达20余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以上。南京的特殊地理环境形成了"冬冷夏热"的气候,丝织工人们常年累月地在机房中劳作,寒冬不准生火,双手常被冻裂;酷暑不准乘凉,酷暑难熬。明代陈大声在  相似文献   
3.
人们相互传达思想和感情,要借助于语言。艺术家们喜欢把艺术表达的方式比喻为艺术语言。南京剪纸作为一种民间美术的形式,当然也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各种艺术形式之间除了共性之外,还有  相似文献   
4.
南京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六朝时期,豪门贵族大多喜好饮茶喝酒,以茶代酒这句口头禅就出自六朝时的南京. 唐代南京佛教高僧大德云集传法.茶有提神醒脑、生津祛疲等特殊功效,成为僧人最理想饮料,刺激了寺院茶叶的生产.之后进一步在宫廷、民间推广普及. 唐代人陆羽编撰了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因此被尊为茶圣.他从小被寺院收养,对茶的许多相关知识的最初了解和兴趣都是从寺庙中获得,练就了种茶、采茶、制茶、烹茶的技艺.21岁时他专程赴栖霞山采茶品泉,与禅师品茶论禅.后来,宋代僧人就在陆羽试茶处造亭,并摩崖刻石“试茶亭”.南京寺院的禅师们借茶悟禅,刮起了南京的茶禅之风.尽管“茶禅一味”这四个字的提法是南宋以后的事,但在唐代南京的茶禅文化中早已有所蕴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