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7篇
  200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卡奴”现高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世刚 《大观周刊》2006,(29):M0002-M0002,3
所谓“卡奴”,就是信用卡和现金卡的“奴隶”.他们因过度消费收不抵支而债台高筑。陷入以卡养卡的恶性循环,赚来的钱永远只能追着银行的利息跑。  相似文献   
2.
陶红  余世刚 《大观周刊》2006,(46):12-13
初冬.彩云南的阳光依旧灿烂.昆明的空气里更是多了一些浓浓的暖意、热烈的激情和绚丽的音乐。这份温暖是楚雄彝族歌舞《梅葛》(彝语;说古)里.彝家红红的火塘边.老阿妈被山泉水滋养过的歌喉里流淌出来的;这份激情是迪庆高原僳僳旅舞蹈《阿尺目刮》(僳僳话:山羊的舞蹈)里.僳僳姑娘小伙跳跃的英姿里蹦发的;  相似文献   
3.
余世刚 《大观周刊》2006,(39):10-11
沿着专家的足迹.我们来到了这个风光优美的壮族山寨——坡芽村。穿过村头弯弯的林荫小道.我和富宁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一道走进了“坡芽”村,同行的小卢是壮族.他告诉我.“‘坡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壮语地名.意即‘山花烂漫的地方’:‘坡’为山坡,‘芽’为壮语里的杨咪咪花和壮家人制作五色花糯饭的黄色染料。”  相似文献   
4.
余世刚 《大观周刊》2006,(42):19-20
由翰荣轩博物馆承办的“中国云南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博览会”.热闹非凡,其中多姿多彩的剪纸、贴画类工艺吸引了不少与会者和参观者的眼球。来自河北的周兆明老人的剪纸作品.成为本发博览会的一太亮点。他费时两年、精心制作.长选13米的《清明上河图》剪纸,被昆明收藏家事先生以66666元的高价收购。  相似文献   
5.
英雄赴会     
2006年10月1日,这是中华人民的国庆日,九州方圆,普天同庆,2006年9月15日,五华区文产办,党史办及云南记忆文化产业公司等机构在昆明华山西路红花巷四号朱德旧居,共同组织了“向共和国英雄致敬”的主题活动。活动当天,许多当年为解放云南做出贡献的老革命干部,文史专家,  相似文献   
6.
在远隔北方内蒙古大草原几千里外的哀牢山系深处的思茅市镇沅县振太乡,有个叫“铁家坡”的蒙古族村寨。这里居住着37户铁姓蒙古族,有156人。他们从何处而来?为什么居住的寨子叫“铁家坡”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谁为2030埋单     
中国的高速发展持续了超过1/4世纪.不仅任何国家都无可匹敌,且被公认为20世纪的经济奇迹。但是,人口统计数据近日却发出警告,到2030年-2050年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另一方面。2030年以后。老年人比例上升也直接致使抚养比上升。也就是说,现在介干15岁-45岁年龄之间的中青年人的未来赡养问题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