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主题性报道,往往说教腔严重,让人觉得枯燥乏味。而浙江卫视的《新长征路上的浙江人》一改过去的老路子,通过让新闻活动和新闻报道相互推进,深入实地采访,挖掘人物、呈现细节,手法多样的报道样式使报道的贴进性和可视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2.
倪琦珺 《新闻实践》2013,(12):65-67
核心阅读:在当今全媒体、自媒体时代,人人是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因此,电视新闻报道更应追求即时性、现场感。打开电视、网站,现场报道层出不穷。有人说"现场报道"是对过去这种仅仅只是配音和画面相结合的新闻报道形式的一种突破,也有人说"现场报道"是破坏新闻真实性的罪魁祸首。当然,当现场报道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之后,对其真实性的怀疑已经不攻自破。这是因为出镜记者的功能不是去主观地主导新闻,而是根据新闻实际来描述并报道新闻。由此可知,现场报道的语言内容不像综艺主持的内容那样花里胡哨,而是更为实在、简单、口语化,更易懂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浅析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电视发展迅猛,资讯的激烈竞争使各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进入直播常态化,直播节目、现场新闻需要大批优秀的出镜记者,培养优秀出镜记者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我在组织初三应考复习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尝试、总结出复习迎考应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准确原则、精确原则、薄原则、心理辅导原则,现具体简述如下:1准确原则“准确”主要包括四方面:①中考大方向把握准确;②钻研课本找标准;③教材中重点、难点、热点瞄得准;④学生的心理与兴趣摸得准、知识缺陷、思维障碍抓得准。确保“准确”的措施:以课本认真分析研究当上的考试说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广泛搜集、查阅、研究物理学科有关期刊杂志上的中考信息;深入学生之中,通过交谈,问卷调查、作业、试卷的批改洞悉学生心理兴奋点与问题所在;将课本中相关…  相似文献   
5.
谈话节目的魅力主要来自现场的、即兴的、双向交流的谈话。访谈现场就是开放、动态而又无法预知的“言语场”。在这个场中,主持人是谈话过程的主要操纵者,他(她)承担着连接嘉宾和受众、受众与媒体的重要“桥梁”作用。主持人作为谈话节目的灵魂,应该如何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建立和谐的“谈话场”,有效掌控谈话节奏并推进谈话进程呢?  相似文献   
6.
我在组织初三应考复习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尝试、总结出复习迎考应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准确原则、精确原则、薄原则、心理辅导原则,现具体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互联网在发展速度上一骑绝尘,甚至颠覆了很多传统行业。新媒体在传播渠道上和用户体验上拥有绝佳的优势。然而,在信息内容上,目前新媒体对纸媒等传统媒体还有相当程度的依赖,这就涉及到版权问题。在互联网行业发展初期,网站并未实现盈利,而传统媒体也并未陷入经济困境,版权中突并未引起重视,甚至,有些纸媒将互联网转载当成是自我宣传的一个渠道。实际上,互联网发展的这十几年来。  相似文献   
8.
倪琦珺 《文教资料》2011,(30):108-109
这几年,浙江省广播节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面对电视媒体的跨越式发展及新媒体的崛起,创新是唯一出路。办台思路要创新,节目内容要创新。同样,在创新理念下,播音主持定位也要重新分析。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角色需根据节目需要不断变化.在不同职业角色的要求下,主持人不仅要有适应变化的勇气.而且需具备驾驭迥异语境和传播方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倪琦珺 《现代传播》2015,(3):151-152
当前融媒时代,在我们周遭唱衰电视似乎成了主导性的声音,大家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融媒时代的到来,电视的衰败以至消亡。但是笔者认为,电视作为一种组织机构,要是仅仅延续传统意义上的电视生产、传播、营销模式,肯定要走向衰落,他不可能按照传统模式再延续。但是在融媒时代,电视可以通过主动积极地融入新媒体,嫁接新媒体而获得重构乃至重生。  相似文献   
10.
核心阅读:当前,虚假新闻不仅在互联网上泛滥,也在传统媒体上滋生,不仅影响媒体公信力,更误导公众舆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从虚假新闻的生成生态入手,着重了解虚假新闻生存背后的社会因素作用,同时对虚假新闻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并基于上述结果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