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意义]人智交互是人机交互领域的前沿课题,人智交互体验研究关注人类使用人工智能系统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和结果并探讨各要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揭示受控实验这一重要方法在国外已有人智交互体验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将为未来人智交互体验实验研究的开展提供有力指引,从而推动人本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普及。[研究设计/方法]采用系统性综述方法,收集了发表于2007年至2022年间的114篇国外人智交互体验实验研究文献,构建了包括实验样本、实验任务、实验材料、实验观测维度、数据分析方法这五个一级类目的编码表,基于该编码表对文献的实验设计部分开展内容分析。[结论/发现]以往人智交互体验实验研究表现出实验样本抽样方式单一、实验材料可复用性低、客观的实验观测手段使用不足、实验任务前瞻性强等特点。[创新/价值]聚焦于人智交互体验这一新兴研究方向,首次在研究方法层面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析,贡献了一套完整的实验设计基本框架,有助于提升人智交互体验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在人智交互过程中,聊天机器人可以使用表情包传达文字不具备的社交线索以提升用户体验。揭示聊天机器人的表情包与文本情感效价一致性对用户社会临场感及社会化反应的影响,以提高社交机器人的拟人化程度,可促进未来人们对机器人服务的广泛接受与使用。[研究设计/方法]构建人智交互受控实验环境,采取2(表情包情感效价:积极/消极)x2(文本情感效价:积极/消极)组内设计,共招募45名参与者完成与聊天机器人的4轮对话任务,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度量表情包与文本效价一致组与不一致组中的用户社会临场感与社会化反应。[结论/发现]在人智交互过程中,当聊天机器人使用情感效价一致的表情包与文本时,用户的社会临场感比不一致组更强,并作出更积极的社会化反应,具体表现为更愿意接受聊天机器人的建议并对其产生更高的信任度、满意度和使用意愿。[创新/价值]增强了视觉-语言多模态人智交互体验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优化人智交互设计决策流程作出了方法论贡献,并为社交机器人的对话形式设计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数字记忆的出现是为了应对数字时代记忆载体消失、记忆内容过载、记忆意愿降低所造成的“社会性失忆”危机。目前数字记忆领域强调采用数字技术加强记忆保护,主要聚焦于记忆载体与记忆内容方面的问题,却忽视了记忆主体——人的重要性及其所面临的困境。本文从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提取基础理论中的人本视角,构建了“人—记忆—技术”三位一体的数字记忆理论框架并探讨其演化趋势,针对未来的数字记忆实践提出了选择性激活、多样化采集、参与式开发、多感官呈现、情感化体验、创造式传播等启示,希望能为数字记忆领域提供多学科融合的理论创新发展路径,促进以人为本的数字记忆项目建设和发展。图2。参考文献5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