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26年8月24日,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家乡南通逝世.在张家收到的众多挽联中,有一幅出自民国时期军政要员陈仪(时任五省联军徐州总司令)的手笔.上联是“功业本无双,忆当年列国兵临,献策时贤,半壁尤资保障”,表彰庚子之变时张謇积极奔走游说,促成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东南互保”,使东南数省免于动乱之局的功绩,这是张謇作为“国士”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顾颉刚先生的衣钵传人,刘起釪先生(1917-2012)一生为学术默默耕耘,著述丰硕,但鲜有人知。直到九十四岁上,因为凄凉晚景曝诸报端,加之网络效应,才备受关注,成为世人藉以观照和评断世道人心、学界生态的活符号,境遇才得改善。未及两年,又传出先生猝然谢世的消息,不免又引发人们的一阵唏嘘。刘起纡先生是湖南安化人,1941年先生考入重庆中央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深为金毓黻、顾颉刚、缪凤林、丁山诸先生所赏识。1945年,先生本科毕业,继续追随顾、丁两先生在南京中央大学研读。1947年底,先生研究生毕业,因顾、金两先生都在新成立的国史馆任纂修,遂被推  相似文献   
3.
民国建立之后的三年间,北京政府先后建立了三所重要的史馆,即湖北革命实录馆、国史馆(又称国史院)和清史馆,分别承担清朝至民国时期重要历史史实的收集、整理和编纂任务。关于国史馆和清史馆已经有很多研究文字,相比之下,早在民国元年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