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深”字,我向来是敬而远之的。但吃上新闻这碗饭后,我却总是被“深”字迷住、难住、缠住。为一吐心绪,也理理“肠子”,在这里不知深浅地侃侃新闻的“深”。“深”——新闻的根本魅力翻看新闻史,我发现:能在历史上留下影响、让人反复品味的新闻精品,几乎都取胜于“深”。《红星照耀中国》《中国的西北角》《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翻看剪贴本,我发现:在茫茫报海中被一眼看中并收藏珍惜的名篇佳作,几乎都因于“深”:《关广  相似文献   
2.
2008年6月4日下午,安县睢水镇教场村一片刚刚收割完小麦的田地,顷刻间成了直升机的临时起降场,一架又一架的直升机在这里落下又飞起,把二炮工程部队的官兵和便携式工程装备及通信器材送往老鹰岩堰塞湖排险工地.……  相似文献   
3.
新闻的亲和力,不是记“写”出来的,也不是记“想”出来的,更不是记“装”出来的,而是记心灵深处真诚的流溢,自然的进发。先有“心”的亲和力,后有“人”的亲和力,再有“”的亲和力。只有在这种感觉、这种层面、这种程序中寻找和产生出来的亲和力,才是强大的、深沉的、久远的;才是读真正需要、记真正追求的。产生这样的亲和力,最需要、最管用的就是记有颗永远为普通群众而跳动、而滚烫的心。用句新话说就是:记,要让心灵与普通群众相融通。  相似文献   
4.
2006年9月中下旬,在解放军报周涛副总编的带领下,记者部在辽宁辽阳和河南洛阳组织了一次新闻会战(简称“会战”),10名记者用10天时间采写了10篇较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其中8篇工作通讯在一版刊出,两个整版的重头稿件在专题新闻版刊出,形成一组广受好评的《火热军营——记者感悟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成为本报去年中心工作宣传的一大亮点。现摘发其中5名记者的采写心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妈妈     
<正>~~  相似文献   
6.
对于“深”字,我向来是敬而远之的。但吃上新闻这碗饭后,我却总是被“深”字迷住、难住、缠住。为一吐心绪,也理理“肠子”,在这里不知深浅地侃侃新闻的“深”。“深”——新闻的根本魅力翻看新闻史,我发现:能在历史上留下影响、让人反复品味的新闻精品,几乎都取胜于“深”。《红星照耀中国》《中国的西北角》《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翻看剪贴本,我发现:在茫茫报海中被一眼看中并收藏珍惜的名篇佳作,几乎都因于“深”:《关广梅现象》《南中国海的呼唤》《西部贫困地区探源》……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中国足球队洋教练米卢常戴的那顶棒球帽,注意到那顶帽子上的那行英字母的人恐怕不很多。而我恰恰认为,这行字母是米卢的宣言书,也是他带领中国足球队“杀”将出来的真正谜底。这行英字母写的是:态度决定一切。  相似文献   
8.
推销商品,不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不行;提供新闻,不研究读者心理不行。没有读者,报纸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为读者服务的新闻工作者,究竟如何面对读者?满足需求而不“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一张报纸,读者欢迎程度的大小与他的需求在这张报纸中得到满足的大小成正比。满足读者需求,是  相似文献   
9.
推销商品,不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不行;提供新闻,不研究读者心理不行。没有读者,报纸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为读者服务的新闻工作者,究竟如何面对读者? 满足需求而不“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一张报纸,读者欢迎程度的大小与他的需求在这张报纸中得到满足的大小成正比。满足读者需求,是办报人的共同心愿。但是,这种满足不是妈妈对儿子,饿了喂他吃饭,睏了哄他睡觉;也不是仆人对主人,叫你端茶就端茶,让你倒酒就倒酒。报纸对读者需求的满足,应该是经过科学分析,严格选择,理性思考,既是被动又是主动的满足。那种“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的所谓服从读者,看起来对读者有求必应,百依百顺。这种满足只是一种  相似文献   
10.
先想想“自己挣来的”那一半体面和尊严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庄重承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和谐。201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劳动保护机制,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