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2.
新记《大公报》的成功在于张季鸾的笔、胡政之的经营和吴鼎昌的资本.其中最具社会影响力的莫过于张季鸾的时评.张季鸾先生作为新记《大公报》的主编,之所以能将一份民间报纸推向社会舆论的前沿,与他重视言论的办报理念、对社会尽匡导之责的办报精神是分不开的.分析张季鸾新闻思想,透视出时评对报刊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启始中国传统文化产业陈忱历时9年、耗资600万,用电视手段诠释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书画名家》,以其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大,荣膺中国书画专题片之最。1996年出生的陈忱,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出了校门之后,一路平步青云,具有  相似文献   
4.
传统媒体时代,编辑在报纸中具有把关人的作用,同时也是媒介与大众沟通的重要桥梁.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受众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在新媒体环境中报纸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报纸的编辑场域中存在哪些关系值得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在浅阅读时代,受众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如何影响着新闻生产从内容到方式的改变?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编辑如何通过与周围场域的互动明确自身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