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体验营销理论与广告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体验营销正在逐渐被国内外理论和实务界所认同,成为营销业的一种新的趋势。在已有的研究中,多数专家学者认为体验营销主要应该关注消费者与品牌的实际接触。那么,作为传统品牌创建重要手段的广告,在体验营销中到底还有没有作用?如果有,怎样发挥这种作用?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做出探讨。一、体验营销理论的内涵体验,也叫经验。1998年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2.
初广志 《现代传播》2006,(3):149-151
近年来,传媒伦理首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在媒介发展迅速的今天,道德的代价已经成为传媒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鉴于此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传媒从业者个人的伦理道德方面,对于传媒组织的伦理道德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试图就此进行探讨。一、组织因素对传媒伦理道德的影响社会学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组织或群体之中,组织或群体的价值观影响着个人的价值观或行为方式。具体到传媒领域,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媒介的组织文化决定媒介伦理道德水准(1)媒介组织的价值取…  相似文献   
3.
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是其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累和凝聚。文化的影响力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但是,当前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与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国的地位明显不相称。其原因固然复杂,但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作者在对文化和跨文化传播界定的基础上,回顾了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历史,分析了其现状,并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提出了真正树立以受众为导向的观念、整合跨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跨文化传播的渠道整合、跨文化传播的战略整合等方面的对策,从而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以提高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电视访谈是一种沟通行为 ,作为记者要想有效地把握这种互动过程 ,并调动观众积极参与 ,就应重视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相关因素 ,即行为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和生态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新媒体用户群体,这意味着新媒体营销和新媒体营销教育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广告学专业教师的问卷调查和邮件访谈,分析新媒体营销教育在广告本科教育中的发展现状、所面临的挑战,探索解决之道,以期为数字媒体时代中国广告教育的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三十年来的广告文章的发表呈现出两种现象:一是新闻传播发表体系中的广告研究,二是广告行业期刊中的广告研究.本文通过对1979年-2008年<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五本新闻传播类代表性期刊中广告论文的研究,对三十年来新闻传播发表体系中的广告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提出了广告论文发表的三个历史性阶段假设,并完成了精确的回归方程拟合和检验,探讨了每个历史阶段的广告论文的主题性驱动力,为推动广告学术研究进程提出了切实的反思和规范.  相似文献   
8.
“意见广告”(Advocacy Advertising)出现于美国,后被推广到其他国家。与美国、日本相比,国内的意见广告研究比较滞后,实践案例也寥寥无几。“意见广告”的产生与演进与当时的美国国情密切相关;引入日本、中国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下,又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应将Advocacy Advertising译为“倡导性广告”,重新进行概念界定,推动这类广告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电视访谈是当前电视节目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记者或主持人与采访对象就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直接的交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访谈是在采访者与被访者之间,在他们与观众之间进行的一种交际行为。这种形式运用得好,可以调动观众的参与,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但是,由于一些采访者缺乏足够的心理学技巧,使得相当多的电视访谈节目显得单调乏味。因此,从人际交往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 实践证明,任何形式的访谈都吸收了许多世纪以来人类交际的经验,包括交谈、倾听他人诉说、为心理障碍者提供建议等等。这意味着…  相似文献   
10.
广播广告作为一种面向消费者的信息发布,真实是其存在的基础。本文所讨论的真实性,并不是指广告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的属性或功能的真实性,而是指广播广告表现的真实性,即模拟现实的效果。一、广播广告表现中“模拟现实”的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