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般史著在论及"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时,多谈到隋末农民战争的巨大推动以及唐太宗个人的杰出作用,笔者认为唐太宗的辅臣,特别是他的宰相集团,对"贞观之治"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魏征曾经说过:"大厦云构,非一木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这种议论是颇有见地的.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唐太宗的辅臣所以能够对"贞观之治"起显著作用,原因有三:(一)唐太宗重视发挥辅臣的作用.他认为象隋文帝那样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并非明君.他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因此他  相似文献   
2.
在唐朝后期,有两个著名的经济改革家,一个是刘晏,一个是杨炎。刘晏理财和杨炎改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中国经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改革成功的经验值得研究和重视。现将他们的生平业绩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笔者奔赴灾区采访,在近一个月的新闻实践中,不仅发回了大量的报道,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难忘的经历,对地方媒体如何做好重大灾难题材的报道有了切身体会,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4.
史力 《新闻世界》2014,(8):13-14
安徽是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做好"三农"报道是安徽日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好省委机关报职责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近年来,笔者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通过策划系列连续报道、深度报道以及品牌栏目策划,对做好新时期"三农"报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5.
今唐山地区在古代的早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唐山地区劳动人民在远古至秦汉以前的开发情况,阐述了滦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商朝时期开始出现最早的地方政权,战国秦汉时期得到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6.
史力 《新闻世界》2014,(4):14-15
安徽日报《从一号文件看强农之路》系列报道,及时反映农村干部群众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新鲜经验,又认真面对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经过记者的理性思考,有观点,有启示,为深入贯彻落实一号文件发挥积极的作用,也为如何践行深入开展"走转改"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史力 《新闻世界》2014,(1):17-18
由于记者在前方采写,受时间和个人视角的约束,常使稿件存在各种瑕疵甚至错误。一旦带有错误的新闻见报,轻则让新闻本身的价值受到损害,重则会酿成新闻事故,造成不良影响。编辑是新闻活动的后期阶段,编辑的一大职责就是对记者的稿件进行"把关",确保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做到准确无误。本文对编辑如何做好"把关人"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在唐朝后期,有两个著名的经济改革家,一个是刘晏,一个是杨炎。刘晏理财和杨炎改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中国经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改革成功的经验值得研究和重视。现将他们的生平业绩分述如下。 (一)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今河南东明县东南)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少聪颖,年7岁举神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