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是提升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重大原创性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其发展历程体现了创新逻辑、学术逻辑和教育功能逻辑的不断演变。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不同,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强调高校系统内外因素的互动和支撑作用,主要体现为高校与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平台、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大学衍生企业、大学科技园等多种模式。鉴于多模式的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在产学研教等领域具有协同性、灵活性相统一的特点,做大做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顶层设计、调动高校积极性、提升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自身建设能力,通过调动相关因素的积极性,激发共同推动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合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2.
新型研发机构是解决科研与经济发展脱节问题的重要桥梁,其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尽管新型研发机构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其在融资、运行体制机制、人才引育、关键技术攻关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政府、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三方共同努力,协同解决新型研发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高校"前孵化器"的内涵与特点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系统理论的视角,从孵化平台、高校以及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促进高校"前孵化器"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形成组织有力、管理科学、服务完善的高层次人才型高校"前孵化器"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4.
当前学界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运行机制开展的研究较为不足,为此,根据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将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看作一个创新生态系统,认为其是一种以管理系统为中心的知识型组织结构,具有开放自由、共生演进的主要特征,并通过持续的输入、输出及反馈机制为客户提供更具个性和创造性的产品和服务。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系统梳理总结广州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路径的五大特点:与地方产业和市场需求密切联动、与金融企业联系紧密、政策支撑体系健全以及能够充分挖掘内部资源,并以清华珠三角研究院为例,总结分析其积极围绕国家及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注于高科技项目投资合作和孵化服务等创新发展路径。最后针对广州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校前孵化器既担负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也是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的重要途径。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代表的工科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对高校前孵化器建设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高校前孵化器运行模式、支撑体系和建设路径。工科高校前孵化器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出在高校前孵化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政府、高校和孵化器自身三者的作用,同时要注意调动三者的联动效果,形成建设高校前孵化器的合力。  相似文献   
6.
沈彬  张建岗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5):133-139
通过考察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转现状和已有的理论认识,可以发现其背后体现了思维和实践两种不同的逻辑演化,思维的逻辑演化经历了从独立性创新思维向协同性创新思维、学术人文思维向学术资本思维、就业思维向创业思维的转变,实践的逻辑演化经历了从知识技术的单向流动向双向流动、松散性合作向稳定性合作、契约性合作向一体化合作的转变。新型研发机构是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力量融合发展的系统体,创新是新型研发机构的主要驱动力。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发现,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需要运用各方特长,发挥协同优势,解决好融资能力不强、造血能力不足、人才效率不彰、关键能力不突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文化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化形态,既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审美性,又有商品的物质性、消费性,既有强制性、操纵性,又有迎合性、对抗性;既有同质性,又有多元性,既有类型性;又有创造性;既有娱乐功能,又有教化功能。电视文化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形态,涉及到的领域已远远  相似文献   
8.
全人教育理念既注重专业知识的培育,又注重人的品行的养成,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香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较早的按照这种理念组织教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成功.全人教育对人的社会价值的重视,以及香港高校对全人教育的组织实施情况,明显体现出了“主体间性”教育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