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读邓拓     
成放 《新闻实践》2011,(8):75-76
回顾90载中华民族在党领导下的伟大历程,寻访革命故址、遗迹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此时,笔者看到媒体一条信息:68岁的邓小岚再次来到了逝去30多年的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河北阜平县马兰村。这条消息之所以吸引我,因为她所寻找的父亲不是别人,而是新闻界赫赫有名的人民日报原总编辑邓拓,他不仅是一位党的杰出新闻家,还是一位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  相似文献   
2.
历经700年的沧桑岁月,一代书画大师赵孟頫书画珍品,于今年金秋9月回到他的故乡湖州展出。这次由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和湖州博物馆馆藏真迹39幅书画原作汇聚而成的《归去来兮——赵孟頫书画真迹回家展》,气势  相似文献   
3.
成放 《新闻实践》2011,(7):75-76
《杨澜访谈录》影响有多大?只要用一个数字来回答便可见端倪:她采访了500多位精英人士,这在传媒界可能无人能与之比肩。500多人遍及世界各地和中华大地,可说都是各国政要和各界风云人物,或多或少影响着时代的旋律。  相似文献   
4.
成放 《新闻实践》2011,(12):78-79
一代报人在今年秋天陨落了,被誉为一部“高速马达”的机器停转了——9月6日,文汇报原总编辑马达,度过了他86岁人生,向这个世界告别。  相似文献   
5.
成放 《新闻实践》2010,(3):78-80
尽管20多年过去,人们还是念念不忘那个从媒体走向商海的陈冠柏。不能忘记的是,陈冠柏参与报道撰写步鑫生改革事迹而荣获“中国新闻特别奖”的通讯《企业家的歌》;他因撰写《黑色的七月》等多部报告文学而三度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他下海后在海南创办、主持《金岛》杂志而蜚声文坛;  相似文献   
6.
成放 《新闻实践》2010,(7):78-80
平时也订阅和浏览一些读书类杂志和报纸,诸如《读书》、《书屋》、《书城》和《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等,但从未读过《南方都市报》的“南方阅读”周刊。经朋友推荐,笔者找来一读,真有“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7.
成放 《新闻实践》2011,(11):77-78
著名报人徐铸成从1927年就读大学时半工半读涉足新闻界,直到1957年被迫切封笔,历时30年。用他自己的话说,“30年来,一直在《大公报》和《文汇报》这两家报馆兜来兜去。”  相似文献   
8.
成放 《新闻实践》2011,(5):73-74
在撰写这篇文章时,为题目踌躇再三。偶尔翻到一篇文章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终于放下朱丹的宣传,来讲讲这个做文化的夏燕平"——这意思正符合我所想,就把它演绎成现在的题目。去年底,10集纪录片《西湖》在浙江卫视播出后,好评如潮。在众多的赞誉中,最集中的是它的书卷气。一部电视片的成功,与主创人员的读书是怎样链接的?于是就想采访一下总导演夏燕平。《西湖》总导演有两个,我只认识其中的夏燕平,他是我多年的忘年交。  相似文献   
9.
以“十八棵御茶”和“龙井茶”原产地闻名的“老龙井”,经过近一年的精心整修现已面貌一新,成为一处集文化交流、休闲、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0.
金毅  成放 《文化交流》2003,(3):48-49
数日未去晓风书屋,今日到那儿一看,又让人“刮目相看”:书屋门面上悬挂着著名学者顾廷龙书写的“晓风书屋”招牌,显得雅致大方,格外引人注目;原先逼仄的店堂,如今已扩建一新,变得宽敞美观;店堂里别出心裁地辟出一个休息角,有椅子,有杂志,有鲜花,还配有书法条幅,可以小憩,可以品茗。进入书店,你就会感到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享受着怡人的书香。 晓风书店是由一对小夫妻开的一家民营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