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视觉体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看来司空见怪的背后隐藏着深刻而奇特的视觉体验模式。也许每一种媒介所带给人们的就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媒介的视觉体验。视觉体验的构成,首先在于视觉生理结构,其次在于观念等因素所塑造的视觉心理。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处于一个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突出的社会转型期,即处于高风险社会时代.然而中国的媒介的社会协调功能却存在失调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出现的高风险,构建中国的公共领域应该成为一个现实的命题.  相似文献   
3.
4.
韩永青  成毅涛 《新闻界》2008,(2):137-138
从印刷时代对喜剧元素的开发,电视时代对戏剧性情节的发掘,到网络时代的互动娱乐狂欢,广告创意范式娱乐化趋向愈益凸显,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心理、大众文化和社会形态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丁敏玲  成毅涛 《新闻界》2013,(15):59-61
结合国际传播环境和我国实际情况,本文探讨了网络行动主义的媒体使用特征及信息传播模式,分析我国网络行动主义兴起的原因及其影响,从而试图寻找出如何有利引导网络行动主义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于品牌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营销学视角以经验方法进行,这在无形之中忽视了品牌形象研究的独特性。作为品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形象的塑造对于实现营销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品牌形象塑造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结构过程。因此从广告传播的视角去认识品牌形象与营销关系,结合中国品牌现实探讨这一问题应该成为其中之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广告中所呈现的图像世界越来越复杂.广告图像叙事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叙事形式。本文试从广告图像叙事特征入手.认为广告图像叙事具有视觉直观性、技术虚拟性、图文互文性和暗含功利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李普曼的舆论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揭示了以想象构建的虚拟世界的存在,人的主观性认识的有限与客观性真实的背离,其思想背后隐藏着精英意识视角的公众舆论观。同时也提出了应该通过信息传播的对称性的加强、个人认知能力地提高、个体自身反思修正功能的构建等策略减少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之间的误差来确保公众舆论的客观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BRAVIA品牌的影视广告在国际上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其新颖大胆的创意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力。本文认为此种影视广告的出现预示着影视广告内容的行为艺术化现象,而这背后预示着广告创意进一步深化:从广告创意向创意性广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传播政治经济学家们将更多的目光关注在对传播媒介内容与受众商品化的研究上,广告商只是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驱动力量存在于现有的框架内。对广告传播内容的商品化问题的忽视也许是其研究的盲点之一。广告传播内容的使用价值就在于对人们内心深层次的社会认同意义的缺失的满足,其交换价值在于作为广告商的一种投资参与了为商品注入主观性的意义的生产而将交换价值隐藏于商品的交换价值之中。广告传播内容及传播过程与物理商品生产过程两者共同构成了"商品"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