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6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1.
继电视读报节目之后,电视读网节目、电视博客节目悄然出现在荧屏上,一时间似有从“看电视”变成“读电视”的趋势。这到底是预示电视节目发展方向的一种现象,还是说明电视媒体竞争乏力的一种表现?“一切形式的传播都是紧紧交织于人类传播系统的结构之中,而不能在我们的文化中彼此独立存在。每当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和发展的时候,它就会长年累月地和程度不同地影响一切其他现存形式的发展,共同演进与共同生存,而不是相继进化和取代”。①罗杰·菲德勒这句话在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尤其意味深长。旧媒体的沉淀积累和新媒体的崛起,使电视媒体的…  相似文献   
2.
从央视两会报道看两会报道的特点和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三月,代表委员聚首北京,各路媒体汇集北京, 每年一次的全国两会不仅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盛事,也是各家媒体竞相角逐的焦点。与去年相比,中央电视台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虽然未出现大的革命性的变化,但在内容、形式、手段等创新方面的动作和趋势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馒头血案”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则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入(接受者)行为的过程”。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在运用多种信息符号刺激影响另一些入的过程,无疑是网络传播史上一次引入关注的网络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1月23日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开播,并取得成功之后,如今是“有报到处读”,国内各台竞相重操旧业,办起了久违的电视读报节目。同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开播《第一时间:读报》。3天后,东方卫视《早报早  相似文献   
5.
2006年度全国两会刚落幕,广州市两会随即于3月21日开幕。在媒体竞争集中的广州,《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等各大报社自然不放过这一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各大报社在广州市两会报道中各显神通,精彩纷呈。定位在“面向家庭、办市民报纸、服务小康社会”的《羊城晚报》“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敢为天下先,精彩报道层出不穷。近几年多次改版,风格与时俱进,日趋时尚,赢得大量都市年轻主流家庭读者,优化了读者群结构。在广州市今年的两会报道中以“独门法术”在同城大报竞争中大放异彩。一、《羊城晚报》在“2006广州两会…  相似文献   
6.
新媒介技术过程中的信息碎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诗人马拉梅认为,“世界的存在中止于书中”。我们现在已经能够超越这一局限,实际上.世界的存在不能中止于任何有形的物质上,而只能是中止于信息的巨大磁场中。所有物质都是信息的载体,新技术给这些载体加上了速度的翅膀,使信息的传播方式呈加速度发散状态传播.到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