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李长存同志指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三贴近’,就能使宣传思想工作从实际出发,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要求,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就能使宣传思想工作扎根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与时俱进,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结合到我们的对外宣传工作,我们认为“贴近实际”就应该贴近重庆市的市情;“贴近生活”就应该贴近经济社会建设,即贴近经济建设这个主旋律;“贴近群众”就应该贴近国外受众的阅读习惯,只有搞好对外宣传工作的“三贴近”,才能收到外宣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3.
李富伦 《新闻界》2006,(2):71-72
近年来,媒体及媒体记者被推上法庭被告席的官司越来越多,据有关专家统计,在新闻报道引起的侵权诉讼中,针对“新闻失实”提出的侵权案达80%以上。据笔者分析,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发生在舆论批评报道中。笔者以为,批评失实的问题,从原因看,或系偏听偏信,面壁虚构;或系挖掘材料时不细致、深入;或系认识和表述事物的思想方法和业务水平问题。而偏听偏信,面壁虚构方面的问题表现明显,原因直接单一,危害显著,所以易为人们觉察和重视。而属于思想方法和认识水平方面引起的失实报道,却表现隐蔽,原因也较复杂,它的危害是潜在的,因而不易为人们所觉察。本文拟就此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