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谈创新方法在科技计划组织实施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科技计划组织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根源。将创新方法应用于科技计划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提高科技管理效率,提高科技成果质量、产出速度和转化水平,对增强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3.
4.
近年来,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具有灵活自由、范围广泛、个性发展、多媒体化等特点,对于促进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手机拥有率为98.3%,其中智能机用户为83.7%,较2012年同期增长27.8%.为此,笔者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5所南京地区高校师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183份,回收2896份,问卷回收率为91%,调查分析了当前高校师生利用智能手机开展移动学习的现状及制约因素.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高,应用广泛,但真正用于有效学习的还很少,高校利用智能手机开展移动学习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创新驱动发展是新时期东北实现全面振兴的必经之路。本文使用2016年全国尺度的发明专利转移数据,分析东北地区城际专利转移空间—行业路径的特征,并进一步借助Tobit回归模型,揭示东北地区城际专利转移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的城际专利转移以跨区域转移为主。跨区域专利转移在空间、行业和路径方面均呈现明显的聚集性,空间上主要集中于北京、常州、深圳、益阳和上海等,行业主要集中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②区域内专利转移具有一定的空间和行业聚集性,但路径聚集性不明显。③城市主体的行政等级、创新载体数量、对外开放程度、城市间创新合作、城市间创新能力差异、地理邻近性、行业发展邻近性以及城市创新邻近性均对东北地区专利转移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结果可为挖掘东北地区的产业发展潜力、构建技术合作网络以及制定区域合作和创新发展驱动战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就根据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全国农科院系统中较早提出了科研、管理和开发三支队伍协调发展的方向和规划。  相似文献   
7.
为迎接国家“双基”验收,加大扫盲力度,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局近日向全县中小学发出《通知》,动员中小学师生暑假期间参加扫除青壮年剩余文盲活  相似文献   
8.
从加强领导 ,健全体制 ,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做好档案材料收集与鉴别工作 ,材料归档、整理与保管工作 ,提供优质服务和抓好管理规范化等环节入手 ,使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贺兰山岩画图像信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表示和存储方案,即一种基于元数据标准的表示和存储方案.给出了基于DC的岩画中文元数据标准,并实现了该标准的RDF/XML描述.  相似文献   
10.
仪器配备管理主要是进、出、用三个环节:进——订货提货;出——配备发货;用——管理使用。做到进货得当,发货及时,配备合理成套、必须掌握并处理好应配数、已配数和需配数三者的关系。 应配数与学校类别相关,它随着类别的升降而增减,带有发展性,随发展而变化。已配数是个时点数,随时间的推延而增加,不是固定不变的常数,它带有连续性,是一个累计数。需配数是一个中介数,也是时点数,反映某一个时点的需要量,随已配数的增加而减少,到一定阶段,达到饱和——即满足,最终是个饱和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类别标准×学校数-(原库存 逐年配备累计)=需配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