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1.
毕业了。她欢笑:“爸爸已设法把我们安排在城里了。”他苦笑:“不,我忘不了故乡那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汽笛长鸣,她流出了泪水:“你,你真的就不想——”“想,但我又不能想。”他深情而又坚定地为她擦干了泪水:“我走了,希望你多写信告诉我你改行后的感受。”第一封信:“我真的离不开你……”  相似文献   
2.
版广巴别尔的创作目的,就内容而言或许就是通过对充满矛盾统一的生活场景的描写来表达对那个时代的嘲讽(也包括自嘲),就形式而言或许就是通过时代和现实所提供出的狂欢化素材,来实现文学、审美、甚至文字上的狂欢,这也正是巴别尔在20世纪俄国文学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元朝的退休制度是和迁转法联系在一起的,元朝建立之初,也有官员巡休的记载,但具体的政策规定则不得而知,可能是沿袭前朝,邓金朝致仕制度规定,对致仕官员给予半俸的待遇,元政府正式实施致仕制度始于至元二十八(1291)年,规定各级官员年龄到七十岁的,应按规定退休;其后制度逐渐完善,以礼致仕,在元朝表现得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