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和谐文化,必须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正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民心工程。宜春市目前广播电视信号已覆盖了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但是广播与电视这两大媒体的发展却呈现两极分化走势,电视蓬勃发展,广播日渐衰落,  相似文献   
2.
美感对美有没有影响?这是美学争论中很大的一个问题。撇开从精神上去把握美的旧美学不谈,在都认为先有美的存在,然后才有美的反映——美感的“新美学”中,对此也意见分岐。 一派认为美感是可以影响美的。他们的理由是:a、根据哲学存在决定意识而意识又反作用于存在的原理,属于意识范畴的美感可以影响美。b、美感的对象是物的形象而非物本身,人的意识不能影响物的存在,却可以影响物的形象的存在。c、美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在历史进程中,美感能影响美。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一八五九年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提出了著名的悲剧论断:“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由于话说得较为简括,因此在长期的悲剧讨论中,人们对此颇多分歧。这一论断的深刻内涵是什么,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这是个十分棘手而又充满魅力的题目。  相似文献   
4.
“读者因素”(也可叫“读者无”或其它)是一个至今尚未被认识并提出的新的美学范畴。它是什么?是以怎样的途径获得存在?这是本文要追踪考察的主要问题。 让我们先从一个简单的现象开始探讨。传统小说有一种情节倒置的处理方法,例如鲁讯小说《故乡》开头。由于情节倒置的大量运用,它几乎成了一种艺术模式。就情节的安排来说,它要受到现实生活发展的逻辑顺序的制约,但情节倒置的安排是与生活逻辑进程相背谬的。显然,导致这种安排的根本原因不是生活本身,也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出于艺术接受的考虑。当我们去遐想第一个使用这种安排的作家的动机时,就会更坚信这个看法,由读者引起了艺术接受的考虑,并把这种考虑纳入了艺术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