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禄明 《档案》2008,(3):42-44
甘肃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东、西、北三面连接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全县面积1.6万平方公里,其中沙化土地1.5万平方公里、绿洲面积约为1000平方公里。历史上的民勤曾经是水草丰美、可耕可渔的湖滨绿洲。但是,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民勤生态状况不断恶化。森林植被减少,生态体系断裂,风沙灾害严重,荒漠化面积超过94%,年平均风沙日数达139天,沙尘暴天数达37天,是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中心和起源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抗战期间,日本飞机屡次轰炸兰州及甘肃各地,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关于当年轰炸的详情,各种说法及传闻不一。根据我馆馆藏档案记载,兹整理转录如下,以还历史本来面目。甘肃省统计室所造《甘政三年统计提要》之《甘肃省各县市遭受敌机空袭损害统计表》记载:自1937年"七七事变"至1941年9月,日机空袭甘肃各县市共71次,出动飞机1081架,投弹4090枚,共造成1426人死亡、受伤,其中死亡821人(男578人、女243人),受伤605人(男444人、女161人),损毁房屋24,124间。具体情形如下:  相似文献   
3.
数字档案馆是近年来档案界提出的新概念。我国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已经从理论探讨、介绍国外数字档案馆建设成果到进入实际运行阶段.数字档案馆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成果。然而,在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4.
筹办缘起 1936年春,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决议拨款补助绥远、甘肃、宁夏、青海四省教育,于1936年8月,组织西北教育考察团前往四省考察社会事务.考察团成员有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英籍董事戴乐仁、教育部专员郭有守及燕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梅贻宝等,考察团成员历时月余,"凡西北人民生计、文化、事业,莫不悉心探询",事后撰写了考察报告,结合四省当时的实际情形,逐条陈述补助四省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5.
位于兰州中山桥以西的黄河南岸、现兰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那片地方素来被称作“萃英门”,取荟萃英才之意。1938年,一位记者到此参观时描述道:走出城,走出萃英门,走在幽静广阔的马路上,走过建筑整齐的省立医院,走过静悄无哗的工业学校,走过门禁森严的西北监局,走过宏敞深沉的制造厂,走过弦歌不断的甘肃学院,转弯抹角走到兰州造币分厂。“这一带没有住宅,没有商居,没有扰攘不宁的市声,没有沿街叫卖的小贩,没有摩肩接踵的游人;该局具体位置在兰州南关畅家巷,总办为赖长。有的是耸立云霄的烟囱,有的是弥漫空际的煤雾,有 雇…  相似文献   
6.
抗战期间,作为甘肃省会的兰州,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日本轰炸的重要目标之一。自1937年"七七事变"至1941年9月,日机空袭甘肃各县市共71次,出动飞机1081架,投弹4090枚,共造成1426人死亡、受伤,其中死七821人(男578人、女243人),受伤605人(男444人、女161人),损毁房屋24,124间。  相似文献   
7.
始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兰州黄河铁桥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黄河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之一,也是兰州40公里风情线的亮点。铁桥建成之初,为使其更加巍峨壮观,又在南北两端各修建一座中华传统式建筑——牌厦。这项画栋雕  相似文献   
8.
根据原始档案的记载,原居于新疆阿勒泰、巴里坤等地的哈萨克族于20世纪30—40年代陆续迁入甘肃省。为了减少迁甘后哈萨克牧民与当地其他民族牧民的摩擦与纠纷,当局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政策,后来有一部分哈萨克牧民被遣送回新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才使这些迁甘的哈萨克牧民得到妥善安置,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档案编研是按照一定的专题对档案信息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加工,并为社会提供利用的一项档案业务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逐渐由传统的实体管理向档案信息管理转变,档案馆公共服务和信息资源开发成为档案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档案编研作为开发信息资源的主要手段,被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首先,从档案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提供的主动性和广泛性成为重要特征,而档案编研因其开发信息的主动性、及时性和编研成果传播的广泛性等原因,将在档案信息服务中承担重任;其次,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来看,在档案信息极大丰富之时,信息内容及质量将最终决定其能否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即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在这样的新环境下,通过科学加工并提炼档案信息,提高档案信息可读性、可靠性及知识性的档案编研工作便逐渐走到前台.  相似文献   
10.
历史档案距今已年深日久,本来就自然有所损毁,又经历过各种战争及人为毁坏,所以许多都已破烂不堪,残缺不全,因此,必须进行修复、抢救。通过修复,可以增加或恢复文件纸张的强度和耐久性,加固恢复文件字迹,挽救即将损毁的历史档案,使其继续发挥作用。近段时间在民国档案修复装订的实际过程中,围绕修复历史档案应坚持何种原则方法这一问题,在我们修复人员中曾出现过几种观点和做法:第一,装订成册后的案卷应整齐划一,每份历史档案的左右尺寸应折成一致;第二,一律按历史档案的原始面貌裁边装订,装订成册后的案卷尺寸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