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0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眼主义当今时代是一个视觉泛滥的时代,办公时电脑屏幕上无穷无尽的链接、居家时电视上眼花缭乱的频道、休闲时大街上五颜六色的流行时尚。一切的一切,我们的眼睛吃不消了,因此,养眼主义的大旗被一些前卫人士打了出来。当前,读者已告别了饥饿时代,阅读口味开始变得挑剔起来,讲究色香味,报刊的形象包装已成为进入读者视野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2.
受众需要什么样的报从实质上来说,中国当前的报纸都是党报,只是晚报、都市生活类报纸在报道的内容侧重上与传统的各级党委的机关报略有不同而已,它们担负的舆论导向的责任是一样重要的,所以,党的机关报的一些问题都不是本质性的而是操作理念的落后和创新的惰性所致。再说,同样是党的机关报,《广州日报》和《南方日报》不是都很受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吗?  相似文献   
3.
编辑絮语     
曾经不只一次地追问自我:你准备为已步入花甲之年的《青年记者》奉献什么?献出我的执著,是追求品位追求活力的执著。我不只一次地选择了这个承诺——个与责任紧密链接  相似文献   
4.
一.为什么要走出去笔者本来以为这个问题不用再赘述了,但在就中国传媒业的走出去问题与业内有关人士交流时,发现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差别很大,有的人认为现在中国的传媒没必要走出去,在国内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出去呢?有的人认为,中国传媒首先要影响中国人,走出去影响谁呢?也有的人认为,就是要走出去,首先也得在国内做大之后再走出去(有点儿像攘外必先安内的论调)。还有的人认为,这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的,像美国那样,经济上发达了,文化产业自然也就走出去了。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们生活在由各种大众媒介编织成的信息时空之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媒介的影响,有些影响是明显的,而有些影响则是潜在的.儿童虽然尚未成年,但也不是与世隔绝的,他们也受到了媒介的影响,由于他们不具备信息甄别能力,有时反而更容易受到伤害.现简要地列举一下媒介对儿童的伤害情况.  相似文献   
6.
记者就传媒业的转型问题,电话专访了《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评论版主编叶檀女士,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年度观点创新周为民(《学习时报》总编辑):否定书生办报是不对的年度管理创新《国务院工作规则》发布: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对报道问题积极查处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恢复在台湾驻点采访台湾记者采访可聘大陆居民从事辅助工作出版互联网地图须国务院审批进口音像制品应报新闻出版总署进行内容审查  相似文献   
8.
记者就传媒业的转型问题,电话专访了《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评论版主编叶檀女士,主要内容如下。王立纲:你对当前股市上的传媒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评价?如何改  相似文献   
9.
王立纲 《青年记者》2006,(13):27-27
眼下,电子杂志正在网络上生长蔓延,颇有乱花迷人眼之象,但透过花团锦簇的表象之后,笔者认为,电子杂志要真正长大成熟,还要狠炼内功,迈过几道坎。抛弃山头主义当前的电子杂志经营者都把电子杂志当作一个市场上的空白点来开发,意识里存在着跑马圈地的想法,于是乎谁都称自己是电子杂志中的第一,因为对外人来说,确实弄不清究竟是哪家最先创办了电子杂志,也不知究竟是哪家办得最好,大家也都还没经过市场的检验,也没有那样的具有一定市场规模的受众来检验。在这一产业成熟之前,争抢第一忽悠受众的做法可以理解,但要想真正进一步做大,就须沉下身子…  相似文献   
10.
谁拥有青年,谁就拥有了未来,这话对媒体来说,更是切中要害。当前的2000多万在校大学生本身是一个有着较高媒体接触欲望的群体,以他们为目标受众的媒体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当前的大学生报刊已呈日渐繁荣之势。当然,喧嚣的表象也掩不住竞争的低层次,还有很多市场空间没被开发,比如“准大学生”和“后大学生”这两大相关群体就值得媒体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