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互文性在林语堂译文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底、汉语功底和纯熟的英语功底,以及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林语堂的译著能够较好地实现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  相似文献   
2.
祖婉慧 《家教世界》2013,(4):243-24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以关注语言文字为主的单模态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人际交流方式和意义表达方式的需求。因此,教学活动一定要去培养学生多模态的能力。英语影视教学活动同样如此在,只有在课堂中强调多模态话语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祖婉慧 《成人教育》2012,(11):124-125
就专门用途英语这一教学理念的一般性特点及其与当下常见的普通英语教学方式的区别展开探讨,集中讨论了针对高校医学英语课程展开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在真正实践这一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专门用途视角下的高校医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期能推动专门用途英语理论在国内高校教学应用中的发展,并改善我国高等院校现阶段医学英语教学质量不理想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互文性在林语堂译文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底、汉语功底和纯熟的英语功底,以及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林语堂的译著能够较好地实现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  相似文献   
5.
祖婉慧 《成人教育》2012,32(12):103-104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成为时代潮流。拥有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不仅能够使自己获得更为宽广的就业平台,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还能为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做出突出贡献,促进国际友好合作。因此,培养大批优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就成为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文章在解析跨文化交际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最终目标和科学途径,从而为我国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等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