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个人信息场景化传播面临知情同意框架失灵、必要和最小化原则难以落实以及信息使用搭便车等问题.基于"适当性—流动性"规范的场景化保护理论认为,技术性的用户信息完整性和文化性的用户理解完整性共同构成适当性规范,它是个人信息场景化保护的基础;通过明确标识"元信息项目"和合理使用用户衍生数据构建流动性规范,它是个人信息有序开发利用的有力保障;进一步构建"适当性-流动性"规范的场景化监督体系.个人信息场景化保护策略旨在发展信息服务产业,并为个人提供更安全、可实施的信息保护方案.打造量化智能场景安全维护系统,借助智能学习升级和完善个人信息场景化保护监督方法,通过界面视觉设计强化用户感知,提高用户对个人信息理解完整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深入挖掘用户"潜意识",主动塑造用户以及大幅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的传播特性.该技术应用存在诸多隐忧,技术服务提供方过度无序挖掘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处理自动化侵害用户隐私,人性弱点连线成为社会基本价值观被侵蚀的缺口.必须严控用户同意下的数据处理目的、方式及处理的信息种类全程一致化,建立相应的平台-用户分红机制,深入关注生物特征情绪识别在信息传播产业中的定位与价值,建立情绪识别技术安全规范.  相似文献   
3.
生物识别信息具有数字化属性,它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并基于数字生产而延伸使用,侵权也呈现出数字化特点.生物信息无感识别、非接触识别以及误识别、漏识别严重侵害个人隐私.亟需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培养用户积极思辨和理性质疑的媒介素养,加快完善生物识别信息保护法律制度,构建生物识别信息多维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生物识别信息智能化传播带来了一系列风险,用户遭遇单一无害而协同有害的信息安全风险,具象化数字身体弱化人的真实自我感知。这些风险使当下生物识别信息传播伦理的一致性理念、隐私议题以及更新技术策略遭遇挑战。建构有效的生物识别信息伦理策略,需要在伦理传播中建立共识,深化道德物化研究,进一步探讨人机协同路径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