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介绍薛理桂先生学术背景开始,介绍其学术著作《档案学理论》的基本架构以及笔者就其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从而就研读的过程中的感想畅谈“学科发展期待国际化”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档案学本科教育是我国档案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本文从社会需求的视角出发,指出我国档案学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档案学本科教学应从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合理设计知识模块,丰富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满足社会对档案人才的多方面需求。  相似文献   
3.
李星玥  杨千 《档案与建设》2020,(3):23-26,40
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广泛,社交媒体不仅是政府和公众沟通重大突发事件的主要渠道,也成为记录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记忆的重要平台。重大突发事件社交媒体信息归档有助于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留存珍贵历史记忆。文章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社交媒体信息的突发性、持续性、多样性、价值性特点从归档目标、归档主体、归档范围、归档方法四方面提出归档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疫情”十分严峻。认识、理解和防控“信息疫情”的根本途径在于公众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全面探索公众信息素养培育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素养内涵梳理,总结公众信息素养培育目标。结合社会需求与信息环境,分析关注公众信息素养培育的现实动因与积极意义。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公众信息素养培育已有一定成就,但仍存在培育对象较单一、培育断层等问题。由此提出公众信息素养培育应:扩大信息素养培育范围,以终身学习理论为宣传支撑,推进公众信息素养培育供给侧发展,出台国家层面的公众信息素养培育体系,净化信息素养培育的互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推动了档案记忆研究的发展,数字记忆成为档案学理论研究新的增长点。本文通过梳理档案学视域下数字记忆研究的历史脉络,发现其研究取向具体表现为记忆构建的阐释取向、基于档案管理的资源取向、记忆功用的知识取向和学科发展的融合取向,认为应转变资源取向的研究重点、强化知识取向的深层意义、注重阐释取向的可延展性和理顺融合取向的概念问题。  相似文献   
6.
舒耐“无憾人生就试1次大挑战”全国总决赛于9月3日在上海落下帷幕。10月22日金秋时节,舒耐为冠军选手徐云霄在上海同乐坊的LA FLAVOR红酒吧举办一场“生活·我的青色”多媒体作品展。  相似文献   
7.
江西档案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之意义与优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旅游市场是块大蛋糕,各地的旅游部门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自己更大的一个份额,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在当今文化旅游盛行之际,很多旅游部门开始把旅游向纵深发展,在挖掘景点文化内涵中,与博物馆、档案馆合作,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种做法尤其值得作为旅游大省的江西旅游部门和档案部门学习借鉴。本文围绕这一主题,主要分析了江西档案旅游资源开放利用的意义和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8.
记忆的缺失不仅是过去的缺损.而且是未来的坍塌。“是否具有健全记忆,是衡量个人和群体精神状况和精神素质的一个标尺。”  相似文献   
9.
杨千  谢鑫 《北京档案》2021,(10):41-45
开放审核是决定档案可访问状态的关键环节.鉴于此,本文选取英国有关档案开放审核的法规制度,重点分析情形、流程与权责分配方面的内容并总结其特点,认为我国可借鉴的要点包括健全开放审核法规政策体系、前置开放审核环节、建立相对独立的咨询委员会并将解密与划控分开.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档案资源建设既是新时代社会治理赋予的必然权利,也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表征。界定社会治理视域下公众参与档案资源建设的概念内涵,厘清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归纳总结国内外公众参与档案资源建设的既有模式,对于明确当下公众参与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具有先导意义,进而有效凸显社会治理中的公众角色和档案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