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电视剧中的地域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萧盈盈 《现代传播》2005,(6):131-132
作为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电视节目样式之一,电视剧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表现题材的多样化,以及艺术手段的精湛,成为影响深远,与社会现实贴近而备受广大电视观众欢迎的节目形态。同时,当今电视剧的发展呈现出五彩纷呈的多样性,并产生了各种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流派”。一时间,见诸各种媒体的“京派”、“海派”、“东北派”、“关东派”、“岭南派”、“西部派”、“山西派”、“巴蜀风”、“楚风”、燕赵及苏南文化流派的评论,渐渐成为电视剧批评中的一大“热点”。它的着眼点不仅仅在其题材内容、风格特点上,而是向看电视剧文化内涵的层次延…  相似文献   
2.
中国综艺节目的类型演变及其文化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中国近20年电视综艺节目的演进轨迹进行历时性考察的基础上,对综艺晚会、游戏娱乐、竞猜博彩和普众选秀节目分别进行了描述与阐释,包括其标志性的综艺事件、代表性的综艺栏目及其对电视的影响。同时,从社会经济的、文化的、心理的三个层面,对综艺节目类型演变的外部语境和深层动因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一 从中国电视荧屏看,气候异常的2010年似乎是个热闹的年份.消费主义的盛行和娱乐文化的当道,与这个时代疯狂的逐利本质相映成辉.不甘寂寞的电视媒体,频频制造出让人侧目的"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全方位塑造了诸如"凤姐"、"马诺"、"闫凤娇"、"马伊咪"、"伪娘"乃至"张悟本"等话题人物,构成了新一波极具看点的娱乐浪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中国电视综艺晚会、游戏、博彩、选秀等几种主导类型的变化和更替出发,将"类型运动"作为30年来综艺节目最本质和直观的发展特征,对其运动的方向与轨迹、特征与能量进行理论阐释,分析综艺节目类型运动过程的内部因素,包括范式的延续与创新、解构与重构,来自文本内部的形式张力、主导者的创作冲动、接受者的类型期待等促使综艺节目不断演化的内部能量,以及类型运动所带来的节目元素移植与越界、节目形态的克隆与本土化等。  相似文献   
5.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曾说,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进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传染性’的学说——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①今天,中国为全世界制造了更多琳琅满目的物质产品,但是数万中国工人得到的财富,或许还不及一个苏珊大妈.②而且,这一"唱歌史上的奇迹"几乎一眨眼工夫就演变为令人咋舌的经济奇迹,她还漂洋过海"走出去",来到美国、日本和中国大赚演出费③.当苏珊的奇迹像轻雾一般在空气中扩散,中国电视上的"超女"、"快男"正风起云涌,在这番热闹中,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的苏珊大妈在哪?我们的电视传媒与音像工业能否"制造"出这样的蝴蝶效应,让全世界听到我们美妙的歌声?今天,一个崭新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中国蓬勃兴起.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的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生存空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视娱乐的产业动力与文化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的是电视娱乐产业化的深层动因,以及它的高速发展带给我们无法回避的关于中国电视社会责任的思索. 市场逻辑中的娱乐化电视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动机上升为文化行为的主导动机"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导思想支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商业文化的生长、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合法性.艺术和文化成为了一种"文化工业"."文化生产与经济生产日益结合,文化商品化了,商品也文化化了." ②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电视是速朽的媒体,这一点对当下的电视综艺节目来说似乎有些言中。经历了2006年星光熠熠的全民选秀狂欢时代,到了今年,虽然《非常6 1》、《红楼梦中人》、《星光大道》还在每周如约而至,但平民选秀类型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