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以后,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套《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其中《“一大”前后》(一)(二)(三)由我负责编辑。为此,我向北京的党史研究、教学单位和有关专家请教,学习、研究了党史件、资料,还去上海参观了“一大”会址,以及“一大”胜利闭幕时代表们在浙江嘉兴南湖所乘的游船。在此期间,同时了解了党的“一大”前后有关出版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一) 傅作义将军很重(?)报纸的作用,1938年他任国民党北路军总司令驻防晋西北河曲时,就创办了八开油印的《奋斗日报》,以刊登战报和国内外新闻为主要内容,读者以他防区内的军政人员等为主要对象。当时,傅将军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较为密切,双方往来频繁。我们把延安出版的书报送给他;他送一部分人员,包括他的老弟傅作良,去陕北抗大等革命学校学习,并且,还向中共中央要了一些共产党人,充实他三十五军的政治工作。这些共产党人带去了延安的革命作风和传统,因之在抗战初期,傅作义部的抗日进步空气较浓,奋斗日报社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3.
1986年3月,赵西同志不幸病逝。从此,新闻战线上失去了一位老战士,我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赵西同志是山西阳泉人,20年代毕业于山西财经学院。在国家危急存亡的日子里,他积极参加学生救亡运动,投身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闻出版战线上的一个老兵,我自抗战期间从事新闻工作那天起,一直有个职业习惯,就是对于重要的讲话、报告和访谈都是有闻必录,自觉对工作、学习有些帮助。 近日翻阅过去的笔记,发现著名语言文字大师、国家出版委员会委员吕叔湘同志的一次讲话,那是对人民出版社编辑、校对、出版人员谈出版编辑工作的。时隔多年,读来仍感到十分亲切。  相似文献   
5.
国家出版委员会主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王子野同志,于1994年2月16日在北京病逝。尽管他本人的遗嘱是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举行告别仪式,不保留骨灰。可是,在2月25日他的遗体火化前,一些生前老战友和首都新闻出版界人士数百人,仍前往北京八宝山火葬场向他的遗体鞠躬致哀;对他60多年献身革命事业,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和学术文化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表示了由衷的敬意。  相似文献   
6.
蒋曙晨 《出版科学》2002,(4):71-71,70
2002年2月1日,北京举行了第七届中国韬奋出版奖颁奖大会,人民出版社编审尤开元同志荣获这一届中国韬奋出版奖。 尤开元1927年11月7日出生于安徽蚌埠。1945年1月,考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庆新知书店,开始从事革命出版工作。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他到武汉联营书店(三联书店)工作,继而到上海新知书店和上海时代出版社工作。因书店出售进步书刊,他被国民党政府两次逮捕,经过党组织营救而出狱。  相似文献   
7.
(一)傅作义将军很重视报纸的作用,1938年他任国民党北路军总司令驻防晋西北河曲时,就创办了八开油印的《奋斗日报》,以刊登战报和国内外新闻为主要内容,读者以他防区内的军政人员等为主要对象。当时,傅将军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较为密切,双方往来  相似文献   
8.
9.
《新文化史料》1998年第2期中编入了著名翻译家、作家曹靖华先生撰写的《自叙经历(下)》一文。这篇文章中有一段文字记述了粉碎“四人帮”后的1977年7月,作者的十几位老友为他祝寺,聚会“倾心畅谈”,席间茅盾先生在作者的锦册上即兴题诗一首:“崖畔芙蓉,愿人长寿;涧底青松,愿国长荣。”在编选这篇文章时,都觉得诗的内容很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共同心声。但有的同志觉得,如果诗的第二  相似文献   
10.
1953年前,我做了约10年的新闻记者工作,从记者调作出版编辑工作,可以说是“半路出家”。迈入华北人民出版社和1954年并入通俗读物出版社时,都是任编辑组长,不但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编辑,还要抓好全编辑组的工作,做好和出版、发行、美术设计等部门的协作工作。——这些对我这个出版岗位上的新兵来说,真不是一个轻松任务。可是我想,在党和上级领导与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加上自我奋斗,边干边学,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从此,就硬着头皮挑起这副担子了。 我到华北人民出版社后,开头是负责编辑三组即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编辑组的工作,打交道的作家是赵树理、王亚平、任桂林等名家,处理的作品是《罗汉钱》、《张羽煮海》等名作。我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半年以后,领导上表示满意。有一天晚间,我正在办公室灯下夜读,领导来和我谈话,说现在社里的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