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报道需要 不需要环境描写?目 前新闻学术界对这 个问题很少论及,不 少新闻写作教材对 此也只字不提。显 然,这与人们习惯上 将新闻作品称为“快 餐文化”有关。一些 人认为,环境描写是 文学创作的手段,不 是新闻写作的方法。 既然新闻作品是“快 餐文化”,就不必要 注重环境描写,只求 简单明了,将5个 “W”交待清楚就行 了。我觉得,这种认 识是片面的。 其实,新闻报道 并不拒绝环境描写, 中外许多好的新闻 作品都有环境描写。 试举《东方风来满眼春》中的几段文字为例: 国贸中心大厦,高高耸立,直插云霄。这是深圳人民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要讲究生动活泼,早已成为新闻界的共识,近些年,许多报纸都为此作出了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新闻报道要有一定的思想内涵这个问题,有些同志似乎重视不够.因此,目前不少新闻报道都存在“直、白、浅、露”的问题,不少读者说我们的报纸“可看”的稿件增多了,而“耐读”的文章依然太少.思想内涵丰厚本来是报纸相对于广播电视的优势.西方一些新闻界人士认为,报纸在同广播电视的竞争中,最有效的优势是背景新闻和深度报道.正是凭着这种优势,在美、日等广播电视已高度普及的国家中,报纸仍然保持着比较繁荣的态势.目前,我国报纸同广播电视的竟争也日趋激烈,要想保持报纸的优势,就必须重视研究增加新闻报道的思想内涵问题,努力使读者读了我们的报道后还能有所回味,有所思索,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2013年10月,广东《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因收人钱财,连续发表针对上市公司中联重科的失实报道,被长沙警方跨省刑事拘留。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广泛质疑,也使许多新闻工作者深深自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多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如果没有过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就无法形成引导舆论的公信力,甚至无法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立足。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工作三十余年。我见证了改革开放给我省新闻事业带来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省新闻战线通过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活动,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和优秀新闻精品,媒体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也得到大幅提升,受到全国新闻界的肯定和关注。不过,我同时也看到,我省一些新闻媒体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  相似文献   
5.
春节刚过,省记协给我转发了一本“中国新闻奖”获奖证书,看着上面“《战士李向群为抗洪抢险捐躯》在第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报纸消息二等奖”的字样,我不禁回忆起采写这篇稿件时的情况…… (一) 1998年夏天,我省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8月,荆江防汛抗洪斗争进入关键时刻,湖北日报社党委从各地记者站抽调了一批记者到沿江各县,加强对抗洪斗争的宣传报道。我被派到公安县参加有关荆江分洪的报道。 8月上旬,因汛情严峻,为准备实施荆江分洪,公安县荆江分洪区内30多万人连夜进行大转移,几十个新闻单位的几百名记者曾云…  相似文献   
6.
(特约记者许万全)“进一步增强了改进报纸宣传工作的紧迫感!”这种压力和动力,来自《湖北日报》10998份读者问卷调查。湖北日报社近期组织了,这次活动,集中20天时间,在报上公开刊登问卷,分类设项,由读者自由填写。统计结果表明,此次问卷调查有足够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现代经济体制。因此,在组织经济报道时,我们必须相应地树立“大市场”观念、“龙头”观念和开放观念。  相似文献   
8.
9.
最近几年,党报发行难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各级党报工作者为此想了许多办法.尤其是在提高办报质量上采取了不少措施,但客观地看来,我们收到的成效远远小于我们付出的努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始终比较注重研究如何增强党报的指导性,而对如何增强党报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省新闻工作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新闻改革,努力探索提高宣传质量和宣传艺术的新思路、新方法,陆续推出了许多既有鲜明时代特色又有良好社会效果的新闻作品。荣获第20届(2002年度)湖北新闻奖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省新闻工作者去年在新闻业务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读后使人深受启发。 一、下移着眼点:贴近实际、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