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安德鲁的图书国际化观点 到英国参加美编培训,认识了安德鲁先生.安德鲁先生是英国斯特林大学出版研究中心主任,与上海新闻出版教培中心有过多次合作,这次美编培训也是他们共同组织的,我被叫来帮助组团.  相似文献   
2.
回顾:面向世界的探索 沪港出版合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197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与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合作出版了第一本书<中药大辞典>(海外中文版),二十多年的合作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上海译文出版社去年翻译出版了一本颇具特色的经济学导读书。这本由日本“现代经济研究会”编著的,名为《三十个世界大经济学家》的小书,貌似一部不起眼通俗的经济读物,其实就它所具有的宏大的历史视野和高度的理论抽象而言,颇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关于经济学的历史和现实的启示录,它实有助于专门的经济学研究者比较准确地把握各自的  相似文献   
4.
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等单位主办的2008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揭晓,中国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的图书《之后》,荣膺2008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称号。这是连续第5年中国图书在这项代表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图书设计评奖活动中获奖。本着“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工作要求,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从2003年开始,每年面向全国组织“中国最美的书”评选,以参加次年度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和展出。2007年全国共有22种图书荣获“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并全部参加了2008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出版改革的深入,经过“管办分离”,出版单位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如何根据行业管理的特点,推动出版单位实现坚持社会效益为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运行机制,避免“社会效益软指标,经济效益硬指标”这个经常干扰出版业健康发展的老问题重新露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近年来在深化改革中做了新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一、历史回顾:出版社社会效益评估的构想上海探索出版社社会效益评估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原下属事业性质的出版社共有18家。建立科学系统的出版社社会…  相似文献   
6.
2004年4月,应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和意大利Scaler,集团邀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祝君波率领上海出版设计代表团前往德国莱比锡参加"2004年世界最美的书"授奖仪式,开访问考察德国和意大利的图书文化.这是中国内地出版界第一次参加"世界最美的书"的展示和授奖活动,也是中国内地出版界第一次参加莱比锡书展,第一次与德国和意大利的书籍艺术家密切接触.笔者随行记录下诸如感悟:  相似文献   
7.
一、现状、问题、对策八十年代的十年,我国出版规模扩大了近4倍,国外有学者计算,管理工作量的增加与生产规模扩大的平方成正比,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版管理工作要适应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多出书,快出书,出好书,只有以下两个途径:一是增加管理人员,但这样要增加开支和对新增人员进行培养,令人不放心的是新增加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很难把握,搞得不好,与事无补,反而带来麻烦;另一个途径则是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过开发和应用适合出版管理规律的软件系统使出版管理现代化,向科学技术要人员,要效益。这后一条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