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一切人类的文化产品都具有符号性,尤其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符号消费的时代、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从本体论的角度,书籍装帧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以及大众化与艺术性的统一这两重张力空间的产物.书籍装帧是书籍精神与文化内涵外在的、物化的表现形式,是有表情的艺术品,是会讲话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英美电子书销售增长停滞,纸质书逐步回暖.亚马逊扩大纸质书市场份额并陆续开设实体书店,这一"回归"之举不仅在美国本土引发震动,也让国内出版界人士密切关注:实体书店是否正在复兴?亚马逊书店是否能给国内实体书店带来某种示范效应,开辟新的生存空间?本文认为,亚马逊实体书店的战略意图在于搜集线下数据、促进高级会员注册和布局实体零售,其经营导向存在局限.国内实体书店一方面缺乏亚马逊书店的数据资源和垄断背景,另一方面也拥有自己独特的书店传统和价值取向,所以很难从亚马逊的实体书店之路中得到切实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以来,当代艺术日渐成为大众媒体上的一个常规报道领域.但是当代艺术的含混以及当代艺术生态的复杂都使得这个领域充满争议性和不确定性.文章从这一报道领域的悖论性入手,分析了当代艺术报道与艺术界、社会公众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关系.当代艺术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报道领域,用普适的新闻价值和新闻规范去要求,将失去针对性并流于空洞说教,只有增强对这一领域悖论性的理解和探究,才能有的放矢,促使大众媒体的当代艺术报道以更加自省的意识去呈现当代艺术.  相似文献   
4.
2017年5月18日,亚马逊上线了“亚马逊排行榜”(Amazon Charts)——一个全新的每周图书排行榜.简单说,这份榜单突出的是:读者导向和数据至上.然而这两点可能都存在问题.文章分别说明为何亚马逊排行榜不能真正代表大多数读者,以及为何不应过于强调数据的客观性.图书是文化的一部分,阅读也应该是更人性化的活动,而不应只讲商业逻辑、算法驱动.过度的商业化会损害文化的价值,过度的数据化会抹杀人文的体验.所以,对亚马逊排行榜的两大“亮点”不必急于鼓与呼.  相似文献   
5.
谭小荷 《新闻界》2023,(11):52-65+96
技术想象作为社会价值观和乌托邦愿望的谈判场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当前关于AI的社会技术研究多聚焦于强势行动者自上而下的意义制造过程,对普通人如何感知AI并想象AI开启的社会景观缺乏观照。本文借助社会技术想象的透镜,对25位ChatGPT用户和非用户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发现:普通人的AI想象是一个“无限展褶”过程,其间混杂着对技术性失业、AI失控和“社会折叠”等议题的多重想象和态度暧昧的“无定形”时刻。在技术乐观主义的表象下,普通人因其外行身份和对特定技术-社会关系的体认,流露出无法拒绝、无法预判、无法参与技术未来的无能感,被动退居为“受影响的旁观者”,日益丧失对理想未来的想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