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前,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制作手段的非线编系统已逐步成为各电视制作单位的主流制作设备。非线编系统集图像、声音、特技、字幕等工作于一体.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对于素材的处理是可跳跃性、随意方便地进行修改.在非常直观的界面下对自已的作品精心打造.可以避免传统编辑多版复制导致节目质量受损.还以其创作空间大、节目管理功能强、生产效率高、资金投入少等优点深受电视从业人员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现在的大小电视台普遍采用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和硬盘播出系统,然而在录音制作方面(新闻、专题等节目音),就不尽相同。对于中小型电视台而言,要么是采用MD机等数字录音设备,要么是直接用非编录音,最传统、原始的还在采用卡座磁带录音,然后转录到非编上进行使用。传统的磁带录音,由于其记录媒体是磁带,磁带磁粉分布、带基厚薄是否均匀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节目的录制质量。经常遇到的“复印效应“、  相似文献   
3.
要分清专业和非专业级别的设备配置,对整个视音频制作应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一般来说,一种是简单直接式,即将摄像机与电脑通过USB线联接或者通过一根摄像机端为DV口,电脑端为USB口的信号线联接。信号流上载到电脑中,然后采用象“会声会影”或Adobe Premiere、Ulead Media Studio等多媒体编辑软件进行简单编辑,最后合成为视音频文件烧录成影视光碟。这种采集方式缺点是很容易掉帧,而且信号质量不好,一般采集静态图像。做影视也只能做成VCD的画面质量,仅仅限于家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