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正历史上仪征是盐运的中转枢纽,特别是清康乾时期,经仪征中转的淮盐数量达到顶峰。沿江黄泥滩、旧港、泗源沟和沙漫洲等港口,"列樯蔽空,束江而立,望之隐若城廓"。每个港口江面上停泊的已装待运和待装的盐船有一二百只之多。盐船之外,还有不少商船、民船。江岸线芦苇丛生,秋冬气候干燥,船只拥挤,人员庞杂,炊火、烟火和灯火极易引发火灾。据可考证的清代仪征沿江发生的盐船大火灾就有四次。  相似文献   
2.
正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粮食都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历朝历代君王关注的大事,这在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更显突出,农业税成为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在当代人的记忆里,江淮一带"双季稻"一词的出现与广泛使用,似乎始于"文革"后期的1970年代。翻阅《清宫扬州御档》,我们惊喜地发现,清代初年,近300年前的康熙五十六年至五十七年(1717年-1718年),扬州、苏州一带就曾经试种御稻(双季稻),这可能是档案记载较早的官方组织的水稻专项科研项目之一。近十件珍贵的《清宫扬州御  相似文献   
3.
村级档案是行政村历史和发展的真实记录,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村级各项工作的基本面貌及居民生产生活的发展情况,因此,村级档案工作是做好村级各项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集体土地与林权制度改革、村务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档案材料,这些村级档案是社会改革发展和居民致富的原始依据,这些材料的齐全完整和安全保管,对于保障居民合法权益、推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