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文化体制改革正进入新阶段,从事业向企业的转向,背后的核心是产业化的发展观,关键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笔者立足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提出辨证、思危、超前看待青年期刊的发展,并在战略、定位、团队、机制等四个方面夯实推进.  相似文献   
2.
各民族宇宙神话中,天、地和地下这三个世界是互相独立的,各有其明确的疆域;然而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将宇宙连为一体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宇宙轴或天柱。天柱可以是一棵,矗立于宇宙的中心;也可以是置于四角的四棵,或中心与四角兼有的五棵。它(或它们)既是宇宙的连接物和支柱,又是整个宇宙的模式。在神话中,这主要是指宇宙山与宇宙树,亦称世界山与世界树。  相似文献   
3.
普希金于1815年在皇村学校读书时所写的《玫瑰》一诗,是这位俄国诗人在我国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单是我见到的,就至少有5个中译本。这首诗虽然只有门句,词语也不晦涩,但无论是在中国、俄罗斯还是在其他国家,学者们对它的理解都不尽一致。本文拟在介绍前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陈述浅见,以就教于海内外专家。为便于讨论。现将原诗并拙译抄录如下:我们的玫瑰在哪儿?我的朋友们?玫瑰凋谢了,这朝霞之子。青春就这样消逝!不要说:人生的欢乐就是如此!告诉这花儿:别了,我怜惜你!然后把百合为我们指示。[1]我国迄今未见研究普希金此诗…  相似文献   
4.
凡是读过普希金抒情诗的人,恐怕很难忘记《你与您》这首动人心弦的短诗:“她一时失言,以亲热的‘你’代替了空泛的‘您’,一切幸福的幻想当即在迷恋的心中激起。我郁郁地站在她的面前  相似文献   
5.
读过小说《复活》的人,想必都记得那些描写被流放的革命者的章节.他们当中,有一个十分惹人喜爱的年轻女子玛丽亚·巴甫洛夫娜·谢金尼娜.正是她在监狱里首先对女囚犯玛丝洛娃表示关切,并促进了卡秋莎精神上的复活.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描写的那样,她是一个“体态丰满,面色红润,相貌美丽的姑娘.长着一双大眼睛,穿着灰色的连衣裙,披着短披肩……这个姑娘处处都长得很美丽;那双又大又白的手,那波浪似的短发,那端正的鼻子和嘴唇……不过,她脸上最动人的地方,却是那双羔羊般的褐色眼睛,善良而又真诚.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初民的观念中,宇宙万物全是有生命的。当他们仰观无边无际的天穹、光辉灿烂的太阳、飘游不定的云彩乃至转瞬即逝的闪电时,不由联想起自由翱翔的鸟儿,认为它们就是各种天体天象的化身,进而将它们崇拜为神。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它们描绘得无比神奇。这是阐释鸟崇拜及其神话起  相似文献   
7.
但凡感情,是半点也勉强不得的。普希金之于奥列宁娜,可谓全心全意,但后者并不倾心于他。好在普希金是通达之士;既然人家执意不肯,也不必强求,天涯何处无芳草! 感情专一的女子可没有普希金这么想得开。为普希金的才情倾倒的名门淑女中,就有这么一个痴心的人。她曾经赢得天才诗人的友谊和爱情,但新的选择又使他离她而去。她深感绝望而有所期待,明知无益而独守孤灯,为普希金的幸福而祈祷,为他的成就而欢欣,为他的不幸而痛苦,为他的早逝而悲戚……这便是安娜·武尔弗。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创意经济为背景,立基于东方管理文化,针对创造型人才的企业教育管理体系展开了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写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前●陈训明︵留学俄罗斯︶80年代末,东欧风云突变,东西德的分裂局面刚刚结束,前南斯拉夫就迅速解体,捷克斯洛伐克也一分为二,昔日的兄弟变成冤家,井水不犯河水,庞大的苏联更是在一夜之间溃成十几个大大小小的主权国家……于是有人惊讶:20世...  相似文献   
10.
本根据近年来西方学披露的材料,概略考察德国,法国,意大利,特别是美国接受普希金学进的代表性成果,探讨了他们的某些研究角度和方法对我国同行的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