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8月11日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推出了一档全新的午间文化艺术类评论节目《文化正午》.它以漫谈的方式向观众传播文化信息,以引领社会审美品位和文化发展趋向、提高公众鉴赏水平为目标.这样一档极具文化精英意识的栏目在当今泛娱乐化的电视节目中实属凤毛麟角.文章将从四个方面对《文化正午》的精英化路线做出分析,以求能够引起大家对当今各种电视文化现象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杨继振藏本第三十五回有一小段文字讹乱殊甚,不堪卒读,如不仔细比勘,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该文花力气清理了这段乱麻,对造成讹乱的原因和过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试图还它以本来面目。由此人手,通过对现存诸本的全面校勘,弄清了本回几个版本之间的亲疏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驱动下,亟须对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进,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中,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同样重要.提出采用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新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从新形势下工科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为切入点,对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修正;以导师导向机制为基础,建立相应的研究生引导体系和激励机制;最后结合北京理工大学培养环节...  相似文献   
4.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员的主体性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缺乏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教育教学研究失范等。任职教育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于标准化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畸轻畸重的教员评价机制,"唯书、唯上"的经验性思维、因循守旧的习惯做法以及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和行为等,是导致教员主体性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分析了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成本效益,然后阐述了成本收益视角下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成本收益视角下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相比于汉语,日语中好多词汇的来源就是汉语,这种现象被语言学家称为sino-Japanese(有中日复合之意),意即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甚至日语中平假名和片假名就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日语和英语的相似处更多,它们都属于形合的语种,均注重形式。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在我国和其它一些国家,以广播电视为主体的远距离教育得到广泛发展,远距离教育研究工作已初步展开。探索远距离教育的规律,是远距离教育研究的中心任务,同时又是我们电大办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所用“远距离教育”概念,系指现代远距离教育。分析、论述是以对现代远距离教育形态的考察为依据。 一、关于远距离教育特有规律的表述 远距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它必然受一般教育规律的支配。同时,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又有自己的特殊矛盾和特有本质,有自己的特有规律并受其特有规律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首先阐述了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一致性,然后分析了校企协同育人中的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困境,最后提出了劳创融合视域下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校企协同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9.
梦序本上的批语据笔者统计共 2 5 0条 ,这与郑庆山先生的统计结果 [1]虽仅差 2条 ,但仔细考较仍有相当出入。首先 ,第十九回回前总批“此回写出宝玉闲闯书房 ,偷看袭人 ,笔意随机跳脱 ,复又袭人将欲赎身 ,揣情讽谏 ,以及宝玉在黛玉房中寻香嘲笑 ,文字新奇 ,传奇之中殊所罕见。原本评注过多 ,未免旁 (庞 )杂 ,反扰正文 ,今删去以俟后之观者凝思入妙 ,愈显作者之灵机耳”,(按此批虽然一气写下 ,实为两条 )大家公认出于后人之手 ,故未计入 ,而郑先生是作为一条统计在内的。如将此两条计入 ,则批语总数将增至2 5 2条。当然 ,剔除这两条 ,并不意…  相似文献   
10.
函数的极限运算在极限知识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而由极限的定义来求变量的极限是很不方便的。为了能够简便地得到变量的极限值,我们可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等方法来求极限,同时也可利用一些函数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