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世界,古今东西的文化和思想都可能是当今文艺理论创新可资借鉴的因子。学术研究不应把某一种思想理论认为绝对的好或者不好,也不应刻意看重与别人的不同或对立,更不应以进化的观念来自封为发展的顶峰,而视他者是过渡。西方文化自现代以来如此,虽然思  相似文献   
2.
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隆隆炮声,震撼了旧世界.一年多后,第一部详尽报道十月革命实况的长篇报告《震撼世界的十天》,以令人信服的铁的事实,戳穿了一切政治偏见,震撼着旧世界.这就是美国记者约翰·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它不仅向我们展现了当年十月革命最初几天的真实情景,而且也给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范例.1957年,这本书由人民出版社根据同年俄文版翻译出版.去年,该社又将约翰·里德英文原本(纽约国际出版公司1934年英文版)重新翻译出版.一这本书的作者约翰·里德是美国优秀的共产党员、杰出的新闻记者.1887年,他出生在美国西海岸俄勒  相似文献   
3.
童庆炳先生谈到自己长期理论研究的心得体会时曾说:“在许多人眼里,新旧两种理论,泾渭分明,势不两立,要前者就不要后者,要后者就不能要前者。或者说,熊掌与鱼,二者不可兼得。我的看法则恰恰相反,熊掌,要!鱼,也要!我认为传统的理论和新的理论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他表示自己愿做理论建设从过去向未来的“桥梁”。这种学术态度和方法与现在一批争着清理文献、求新追异、建立学科的人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我总觉得童庆炳的文章有一种基于对话-沟通精神的学理性和现实性,他总是冷静地透视各种理论资源的优长局限和现代意义,根据对现实…  相似文献   
4.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杂志2013年第10期发表的陈雪虎教授的大作《“真情实感”说辩证——当代语文教育观察之一》,触及到了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深层问题,在中小学语文教育界和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本刊选择了与陈教授对话的短论数篇,同时邀请陈教授写了主持人语,一并刊发,期望将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研究以其特有的激情推进了以“自我意识”和“形式自律”为核心的一系列议题,并以这一独特的后毛泽东时代的话语体现了整个社会的改革动态,切入了新时期的社会历史潮流,同时也投射了某种主体性想象,那么,到90年代,情况就有了相当大的改变。90年代以来的思想状态、学术形式和文艺审美,总体上是日益分化的、消解的。由于有了市场、资本和商品化的介入,去政治化的文化政治和去历史化的空间(或碎片),成为90年代以来的潮流。从另一角度换而言之,分化的立场、局部化的利益和体制化的学院学术生产,其实也越发建基于全球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和消费架构中。  相似文献   
6.
百年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之省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中国的文学理论大致经历了一个从中心化到边缘化的发展过程。从世纪初到解放时期,现代中国一直处于争取民族民主解放的激烈斗争的“危机时代”。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文学理论的“他律”超越了“自律”。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对苏联文论体系的教条化接受,更由于历史传统的惯性和政治化的思维定势,文学理论一步步中心化、政治化,成为政治斗争和运动的工具,成为政治政策的附庸。新时期以来,由于克服了文学本质的政治“从属论”和“工具论”,文学的审美本性得到了澄清,文学理论在一步步边缘化的过程中,获得了自己的学科意识,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进入了发展的常态。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它正在也必将获得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27日,西方传统感恩节当晚9点,美国好莱坞柯达剧场全球直播的第三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英雄"()年度评选(以下简称<英雄>)颁奖盛典上,又有10位平凡人物成了当日耀眼明星,为亿万观众所瞩目.  相似文献   
8.
坊间关于“全球化”或“现代性”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而且,几乎每本关于全球化的书籍都要谈到现代性的问题,每本关于现代性的书籍也几乎都要谈到全球化的问题。全球化与现代性显然成为两个强相关的问题域。但是,全球化与现代性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专门的研究一直不多见。近来,国内许多学者在以极大的热忱译介外来学术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文字走向民众,文学大众化,文化民主化,作为现代以来的新传统,在中国已坚持百年,至今仍是值得坚持的大方向。说来容易做时难,对滚滚红尘和历史浪潮中的文人而言,这实在是巨大的挑战。因为历史的因袭甚重,千百年来传统文化和士人保守的势力太过强大了。也正因此,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奋力搏击和锐进张扬,中国文学在五四以后都常有反复,如同中年人的失意、颓唐和保守。  相似文献   
10.
在文学教学尤其是古典诗歌教学中,应用文学文本层次理论来欣赏、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路,通过对文学作品各层次的审美内涵和意味的欣赏、领悟和把握,可以获得对作品的整体理解,获得欣赏和把握艺术作品的享受.用文学文本层次理论对杜甫诗歌文本进行解读,对于解读其他文学作品具有举一反三的意义.文学文本的多层面分析、领会和把握,有助于中学生艺术地把握文艺作品,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