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所在的兰州记站.面对着数百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的驻军。这里有一系列全国乃至世界之最:有海拔5390米的全军最高的前哨班.有夏季温度可达摄氏42度的火洲吐鲁番,有冬季温度可达摄氏零下54度的“冰窟哨卡”.有封山期长达8个月的“雪山孤岛”.有每平方米多达1700个蚊虫的“蚊虫王国”,有持续时间长、风速超过强台风的世界最大的风口区,有全军距离北京(7000多公里)最远的边防连,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在大西北跑边防,采写了一些人物典型报道,有得有失。如果要从人物典型报道思想性和可读性方面作些思考,我觉得还需要强调思维空间上的两个概念:“走近”与“背离”。“走近”与“背离”是一对矛盾。从写作的角度看,“走近”典型人物,就是接受感动,表现感染力;“背离”典型人物,就是欣赏优美,表现时代精神。寻求两的统一,我觉得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赛宗宝  马三成 《军事记者》2005,(8):39-40,47
初夏5月,我俩奉命参加首都新闻媒体采访团,赴青海省军区果洛军分区实地采访。想象着那抬足可涉云、举手可摘星的青藏高原,想象着那黄河源头“格萨尔王”的故乡——果洛藏族自治州,心头充满了神秘和向往。  相似文献   
4.
《解放军报》在2002年春节期间发表的《春节,在那鲜为人知的地方》一组报道,获1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为这组报道的采写者有些什么体会和感悟呢?这就是要让记者的心与采访对象的心一起跳动。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场没有死亡的"世界大战". 这是一次展示强国特种部队战斗力的实兵实装较量. 这是中国队首次获得国际侦察兵竞赛最高荣誉:"卡列夫勇士"奖.在这次残酷的竞赛中,27个参赛队的100多名选手"全军覆灭",惟一没被假设敌抓住的就是一名中国侦察兵.  相似文献   
6.
寻觅生活中的"金蔷薇"○司彦文丑陋而善良的巴黎清洁工约翰·沙梅靠替人打扫首饰作坊为生。为了使一位孤苦的小女孩得到幸福,他相信传说里的做法,决意要给小女孩送一朵金制的蔷薇花。于是,他把从首饰作坊扫出来的尘土悄悄收集起来,在这些尘土里总有首饰匠们锉掉的少许金屑。日复一日,他一筛一筛把尘土里的金屑筛出来,终于铸成一块小金锭 ,打成一朵小小的金蔷薇。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基说,沙梅的金蔷薇有几分像作家的创作活动。蕴藏着丰富创作素材的生活,就如同沙梅从首饰作坊收集来的"珍贵的尘土"。有谁会说记者的劳动不是在寻觅…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在大西北跑边防,采写了一些人物典型报道,有得 有失。如果要从人物典型报道思想性和可读性方面作些思考, 我觉得还需要强调思维空间上的两个概念:"走近"与"背离"。 "走近"与"背离"是一对矛盾。从写作的角度看,"走近"典型人 物,就是接受感动,表现感染力;"背离"典型人物,就是欣赏优 美,表现时代精神。寻求两者的统一,我觉得还应该注意以下 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我新闻生涯的第30个年头,正好记者部给我们下达了每人写一篇《记者人格大家谈》的命题作文,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一说的。如果要总结自己这些年来新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我最深的一点体会就是:记者需要独立思考。新闻的道德要求,决定了记者要独立思考说到道德,先要看人格的独立性。人生有3个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他人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格是人与自我的矛盾范畴。"人格"是现代用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