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杜定友先生是原我馆的馆长和广东图书馆学会会长。他于1967年3月去世,离开我们16年了。杜先生是一个博闻强识,敢于创新而又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的图书馆学专家。杜先生从事图书馆工作几十年,为我们留下的学术遗产是人所皆知的。现在,我只谈谈几件较少人注意的事。  相似文献   
2.
高炳礼 《图书馆论坛》2003,23(6):249-252
文章较系统地阐述“南州书楼”主人徐信符先生及书楼的建成,藏书的发展、特色。从该书楼的聚散,应验了我国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的名言:“私人藏书,不出三代……。”  相似文献   
3.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将进行第二次修订,这是我国图书馆界的一件大事。《中图法》自1974年诞生以后,经过二版修订,在思想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方面都大大前进了一步。目前,除了国家图书馆已经使用外,省(自治区、市)公共图书馆(山西、江西两省馆除外)均已采用《中图法》正本。各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多参照正本使用《简本》。其他系统图书馆使用《中图法》的也不少。我们相信《中图法》经过再次修订和进一步完善之后,将会为作为国家标准公布创造更好条件。近年来我由于业务辅导工作的需要,对《中图法》有所接触,现将平日遇到的问题归纳提供《中图法》再次修改时参考。我想凡是采用《中图法》的图书馆都会重视这件事。并期望着:一是经过修订后的《中图法》三版能被批准为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对我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高炳礼 《图书馆论坛》2002,22(5):159-162
我参加图书馆工作时 ,正是一个适龄的青年小伙子 ,今天 ,已经成为白首的老头了。时光真快 ,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我已工作了 46年。回首往事 ,令我感触良多。195 2年秋 ,我考入了武昌文华图专。 195 3年院系调整 ,文华并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 ,195 4年我是武大第一届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这年夏天 ,武汉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 ,铁路中断 ,我们一群来自武大和华中师院分配的毕业生 ,都要在汉口乘轮船经洞庭湖入湘江到长沙市再搭火车南下。 195 4年 8月初 ,抵达广州后即到市人事局报到。约一周后 ,我被分配到新办的广州市第 2 2中学图书…  相似文献   
6.
高炳礼 《图书馆论坛》2004,24(6):259-262
文章对冼玉清教授的出生、资历、教学、生活、助人、著述;以及协助省馆筹办书展和国家图书馆抢救流散在港、澳古籍文献等鲜为人知的史事,作了较系统的纪略。  相似文献   
7.
伍崇曜(1810-1868年),原名元蔽,字紫垣,广东南海人。邑廪生,捐赈畿辅,钦锡举人。后因辅助军饷及调和中外事宜。累加布政使衔,软锡举人,后因输助迁粤,祖父国莹: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创设广州十三行之一的怡和行。崇曜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接替其兄伍元华(1800  相似文献   
8.
高炳礼 《图书馆论坛》2006,26(6):276-280,316
光阴似箭,岁月如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2年8月.我考入了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文华),翌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文华并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1954年8月,我是武大图书馆学专业第一届分配到广州工作的毕业生。1956年11月,我从广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图书馆调入广东省中山图书馆。1991年底,我办理了退休手续。馆领导返聘我续任《图书馆论坛》副主编工作。到今年底止,我已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整整工作满50年。  相似文献   
9.
1初进文华的感触 1952年9月初的一天,我们集中在桂林广西大学学习班的新生搭火车北上。经过了两夜三天的旅程,总算抵达武昌车站,此时大约是早上8点30分左右。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文华图专”)的老同学早已在车站迎接来校的新同学了。当他们知道我们是从桂林乘“特别慢车”来时,连声说:“同学们辛苦了”!随即由一位姓何的老同学带我们回崇福山街2号——文华校址,据说武昌有名的昙华林就在这一带地方。  相似文献   
10.
黄荫普先生与中山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荫普先生是香港知名学者,藏书家。他一生热爱祖国、关心乡邦文化。自1959年以来,一直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委员。对海内外文化出版及教育事业贡献良多。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将自己毕生收藏的珍贵典籍赠送给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堪称为学界风范,笔者在联系接受赠书事宜中,有幸认识黄老先生,他对人和善、彬彬有礼,留给晚辈深刻的印象。然而有关他的生平及赠书省馆之事鲜为人知,现将近年来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作粗略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