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从发表、出书、得奖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时间.它一发表就受到读者和文艺界的热烈欢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它在《当代》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发表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作者和编辑部共收到三百余封读者表示赞扬的信件.《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作品与争鸣》、《小说选刊》、《文汇报》、《文艺报》和《当代》等报刊都先后发表了评论.一些前辈老作家如沈从文、沙汀等同志,读后也  相似文献   
2.
    
鹰,一只鹰在天空翱翔。它和别的鹰一样,一会儿钻云层击长空;一会儿展翅盘旋,发出嘶鸣。它做的一切,完全是鹰的一切。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只要是长眼睛的,讲真话的,一眼就可以看出,张嘴就可以说出:这是一只鹰。——一只普普通通的鹰,千真万确的鹰,不容置疑的鹰。  相似文献   
3.
着重回顾了王任叔同志对编辑工作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
编辑,有时被誉为“伯乐”,或被称赞为“九名英雄”。能称得上伯乐的编辑是有的,鲁迅、叶圣陶、茅盾都当过编辑,对培养扶植新一代作家有过卓越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伯乐。还有一批老作家,如张光年、赵树理、冯雪峰、侯金镜、孔罗荪、王任叔(巴人)、楼适夷、秦兆阳、萧殷、秦牧、严文井、书君宜……也都当过编辑,主持过出版社或一个文学刊物的工作,曾经把很大一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编辑工作上,许许多多新作家的出现,许许多多优秀作品的诞生,都和他们的热情关怀与亲切指导分不开,至今文坛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们的佳话。他们是当代的伯乐,他们受到人们的崇敬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是编辑,又是作家,而且是先成为作家,后当的编辑,是作家兼编辑。他们是我们的前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5.
编余随笔     
绝招我曾经有过一位当厨师的邻居,是某高级饭店一级名厨师的徒弟。有一次闲谈时,他颇为得意地夸耀他的师傅说;“我师傅原是个二级厨师,一次表演赛中,当菜快做好翻锅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