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两汉“士不遇”集中地反映了两汉士人在大一统的一人专制制度下政治理想的受挫、自我期待的落空以及对自身角色转换的失落与体认。本文通过对两汉“士不遇”赋的考察。认为其情感的表现主要有四种方式:1,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2,直抒胸臆,感士不遇。3设为问答,自我宽解。4,寄情景物,含蓄蕴藉。并论述了各类赋作的思想特色及作者心态。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现实的教学中,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教师做好"三放","三多",启用适当的教学机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按钮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西汉大一统政权的建立,使得先秦士人那种张扬的主体精神难以重现.西汉士人一面惊叹于集权式的一统给国家带来的新气象,一面又为自身在这一制度下所遭受的压抑而哀叹.这便构成了西汉士人的不遇心态.本文通过对西汉"士不遇"的考察,探讨西汉"士不遇"心态产生的社会思想原因及其表现与消解方式,进而认识其思想价值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教育理念,合理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并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林小云 《闽江学院学报》2009,30(4):27-29,33
今本<吴越春秋>是残本而非全本.亡逸的两卷其一应该在今本<廅闾内传>之后,<夫差内传>之前,主要内容应是记叙阖闾"南伐于越"的檇李之战和夫差即位三年的励精图治.另一卷应该是在今本<越王无余外传>之后,<勾践入臣外传>之前,主要内容应是记叙勾践轻信所谓"大朋之龟"的吉兆,不听范蠡劝谏,轻率伐吴,导致兵败夫椒,不得不退守会稽,与吴行成.这部分内容中应该是融合了范蠡、文种二人的生平及其入越经过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新媒体构建大学语文学习共同体,对促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有积极意义。在新媒体学习共同体语境下,大学语文教学应主动变革,改革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式,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学过程作为一种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过程,建立开放性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还应当采取切实举措,主动利用新媒体建构大学语文学习共同体,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提升大学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情景教学法是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相结合的方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通过实物、图书、手势等直观手段使学生获得亲身、生动、具体的感受。口脑齐动.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同时对于他们理解、掌握教材,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泥鳅入海     
林小云 《教育》2012,(21):60
山田里的泥鳅很羡慕大海,大海究竟有多大它没有见过,只听说大海无边无际。山里人都说泥鳅是"山头黄鱼",它更想探一探大海,看一看正宗的黄鱼是什么样子的。泥鳅背起行囊告别山头梯田,顺着小溪流,游过瀑布险滩,几经生命危险,终于到了大海。泥鳅入海之后的第一感受就是"水土不服",咸咸的海水,坚硬的沙滩,深不见底的海域,呼吸和藏身之处都成问题。生存环境给泥鳅带来极大的挑战,泥鳅在大海浅滩处到处游荡,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偶然的机会,大浪把泥鳅送到滩涂,这里  相似文献   
9.
随着常规油气藏进入开发中后期和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逐渐打破以往勘探与开发分块作业模式,勘探开发一体化理念逐渐被用于油气生产实践,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文章调研了国内石油企业对勘探开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了目前国内石油高校资源勘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针对勘探开发一体化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要发展,创新是关键,而创新来源于科学的怀疑精神。石油地质学科的学科定位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战略型学科。同时,石油地质学科多学科的高度综合以及高风险的应用特性决定了其在本科教育阶段应以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作为主旨。通过重建授业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正确引导、科学怀疑,可以在本科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