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重评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序经是海南籍著名学者,他所提出的“全盘西化”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受到多方非议,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评析陈氏的理论失误:一、工具论-脱离人类社会实践,无视人的双重特性,不顾人类生成的自然进程和人一展开的历史逻辑,对文化的人类性作了片面抽象。二、优劣论-不了解自然时空与历史时空不同一性,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两种分别属于人类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文明,错误地判定为“劣败”、“优胜”品质不同的两种文明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已经正式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可以说是又一次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升华;同时也标志着和平、发展时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在新的层次上开始转化为亿万群众的历史实践。但是,不容忽视,在现实生活中,同党和国家确立的“统一的奋斗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普遍存在,而又特别集中地表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的诸多误区。例如,为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时间老人正在向廿世纪挥手告别.廿世纪——人类历史上演出的空前悲壮惨烈的一场史剧也已经沉沉地垂下了帷幕,只有终场的大合唱,正不无乐观地高歌“和平”、“发展”!这时候来回顾中国文学批评的百年历程,从一个侧面总结廿世纪中国精神变革的经验、教训,也许还为时过早.因为,在行将逝去的世纪里,在东方这片广袤、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物质与精神,进步与倒退,文明与野蛮,智慧与愚昧,尊严与屈辱,人性与兽性,至善与极恶,生存与死亡,和平与战争……经历了那么可怖的裂变与拼杀,它所产生的历史冲击波,至今犹令人心悸动.在这一特殊的历史境遇中,文学——文学批评,一向被称为社会敏感的神经,又一度被当作阶级攻战的手足,它曾那样被深深地卷进了历史的漩涡,在挣扎、浮沉中,力图找回迷失的自身和属于自身的立足之地.“不识庐山真面自,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历史风涛中一路颠簸过来的当代人,也许让时间拉开一定的距离之后,方能站在新世纪的彼岸,以史家冷峻的目光对廿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作全面的审视.然而,筚路蓝缕,拓荒有人.在廿世纪,差不多与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同步,就有些学者着手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了.例如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就有《建设理论集》(胡适编)《文学论争集》(郑振铎编),于1935年刊行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中国的文论史上,王国维是西方资产阶级的“纯粹”文艺哲学的主要介绍者,也是第一个把西方资产阶级的“纯粹”文艺哲学民族化,并建立了自己的纯粹文艺哲学体系的理论家。而“境界说”可谓是王国维民族化的纯粹文艺哲学体系的理论核心。不过,王国维对“境界”概念的使用和界说却并不十分严格,他不仅在不同著作,甚至在同一著作中将“境界”、“意境”、“境”三个词在同一意义上混合使用,而且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