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体育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体育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强大潜力。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面临诸多困境:体育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数量相对较少;体育服务业就业潜力尚未释放;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体育产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不足;新就业形态、新职业的就业拉动效应不明显。形成以上困境的深层原因:体育产业市场主体就业创造能力相对较弱;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加剧就业结构性矛盾;对新就业形态和新职业匡扶措施不足;相关政策与服务未能充分衔接劳动力就业。为进一步激发体育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效能,未来应增强体育产业市场主体内生发展动力,强化体育产业相关人力资本投资,关注新就业形态、新职业,并健全体育产业相关就业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2.
城乡资源双向互动是实现城乡平衡发展的基本前提,城市与乡村体育资源的互补性为资源的双向互动提供了可能。以乡村为本位分析城乡资源问题,借助城乡区域要素流动理论以及资源整合理论,构建体育促进城乡资源双向互动的理论框架。以金华市“体育+”特色村(居)为典型案例,对构建的理论架构进行实证与案例分析,研究发现:1)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调动了以运动项目资源、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文化资源、乡村土地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资源,以人力资源、资本资源、赛事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资源,两者共同构成了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资源体系。2)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解释的体育促进城市资源回流机理,揭示了体育促进城市资源回流乡村的机制;资源注入乡村后,形成了对城市居民、城市产业以及城市主体方面的回报体系。3)高度互补和匹配的城乡体育资源统筹后,形成了要素、产业、空间层面的融合。体育促进城乡资源互动的理论搭建与实践,对于实现城乡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