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笔者认为,其中一种方案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相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国家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精神、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中小学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教学可以依赖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是亿万中小学生"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主要通道。对于数以亿计的普通百姓来说,也许他们一生的文化记忆只有"中小学教科书"。  相似文献   
4.
知识隐喻与教学转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知识隐喻的角度考察知识论历史演进的线索,我们可以看到:一切真正的知识都具有活动的、实践的性质,应当原原本本地看待“认知活动”。不过,这些知识的隐喻尽管凸现了“认知活动”的关系性,但依然没有从近代批判哲学所固有的认识论中解放出来。因此,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论固然是不可取的,现代的“主观主义”知识轮的局限性也不可轻视。立足于种种知识说给出的若干指标,考察我国的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需要克服两种片面性:既不能无视儿童已有的知识体系,单向地灌输知识;也不能走向轻视概念性知识、无视知识结构化的体验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5.
6.
(一)教材编制的若干原则“教材”无非是“教师旨在使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而设想他们的反应,做出应对的情境及其一系列提问和提示”。从这个角度看,编制好教材必须遵循如下若干原则。第一原则,把教学内容上升到“高水准的科学”。这个原则是编制好教材的第一原则;是决定性地制约教学成功与否的因素。学习无非是“既知(视野)的变革与扩充”。所以,同  相似文献   
7.
一“学习型企业”论与职能认定制度 (一)“学习型企业”论与“学习型企业化”战略 9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集团向“学习型企业”过渡、发展的呼声高涨起来。那么,何谓“学习型企业”呢?日本产业社会学家水井正明界定道:“教育训练、能力评价、职岗转换  相似文献   
8.
钟启泉 《中国德育》2013,(10):11-14
课程的德育目标是通过学科教育和道德教育来实现的。道德教育的方法从实际操作的角度而言,可分为理性的道德教育、感性的道德教育、行动的道德教育。教师需要牢记学科教学的道德价值,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信赖关系,还要有丰富的创意。  相似文献   
9.
在基础学校里,所有的学生都要掌握充分的知识。他们学习种种领域的知识。而在这些称之为“构成课程之核心的基础知识”的框架中,可以分科目加以整理。这八种核心知识基于人类的共同经验,有助于整合传统的科目,有助于学生们理解种种科目所拥有的关联性;有助于把学校中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学历低下”问题的背景围绕“学历低下”问题的讨论近年来活跃起来,其导火线是西村和雄(京都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和户濑信之(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部教授)所作的大学生数学学力调查(1998年)。“尖子大学生10人中有2人不会小学程度的分数运算”。——这个冲击性的结果引起了担心“学力低下”的大学人士和市民的强烈关注。不过,西村、户濑的调查结果需要理解为直接显示了大学升学考试、科目数的削减和高中“选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