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3848篇
科学研究   282篇
各国文化   96篇
体育   160篇
综合类   261篇
文化理论   47篇
信息传播   7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654篇
  2006年   875篇
  2005年   465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经世致用","中体西用"观的理论指导下,郑观应极力要求培养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实学人才,阐发了设学堂、废科举、授西学、重考核的培养实学人才的途径.他把政治改良与开通民智、人才兴盛联结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人才理论.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参考消息》的体育视角进行了分析,并就《参考消息》对大众体育认知的导向进行了探讨。结论是:《参考消息》的体育视角包括“关注体育中的文化现象、社会问题以及体育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关注体育人物的不屈精神”;“关注普通大众的体育活动”。《参考消息》对大众体育认知的导向:关注体育的文化性和社会性;挖掘体育的内在精神;理解体育的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3.
谢灵运的《拟邺中》以建安时代邺下诗人为模拟对象,成功地模拟了曹丕记忆中“欢愉之极”的生活。但是,在拟诗中的诸子放弃了各自的理想,安于享乐生活,且忽略了曹氏父子与邺下文士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邺下之游是存在于曹丕脑海中的完美记忆,而谢灵运却将它扩大为一个时代一个精英群体的集体性完美记忆。  相似文献   
4.
吴之章作为"贞堂九子"之首,是一个文化区域内显赫一时的诗人,却由于各种原因而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几成"文学化石".有必要运用新时代文学批评的视角,对其生命轨迹、精神面貌、精神产品和艺术成就进行观照和审视,对其本人及诗作的文化价值和文学价值加以发掘和考评.  相似文献   
5.
<诗经>、<楚辞>作为中国文学创作的两大源流,二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从二者的文化渊源和艺术手法两方面谈了它们的文化艺术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王志新教师新的音乐专著作序,我不能随意“应景”,更不能短言“应付”。这是因为王教师这本书不仅是应时代之需,应学校之需,有看头、有唱头,而且具有教育性和实用性,除此之外,这位同志好友对音乐教育的贡献,以及这本新书的价值等待,引起我许多联想。  相似文献   
7.
<何典>文本中艺术辩证地运用了虚实对比、悲喜对比、雅俗对比和断续对比的表现技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讽刺风格,增强了小说的主题表达和文本的艺术张力,从而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显得"分外精神".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2000年至200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全文转载情况.通过统计分析揭示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文献涉及主题范围和主要作者群,以及我国比较活跃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并对<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选择文献的报道性和学术评价性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谢谢你寄来阿城的《闲话闲说一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一书,这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凤趣幽默,很值得一看。在书里我读到这么一段“我向来烦‘中学生作选’。记得高一时老师问全班若写一座楼当如何下笔,两三个之后叫我起来,我说从楼顶写起吧。哪料老师闻言大怒,说其他同学都从一楼开始写,先打好基础,是正确的写法,你从楼顶开始,岂不是空中楼阁!我那时还不懂得立异标新,只是觉得无可无不可。后来在香港看一座楼从顶建起,很高兴地瞧了一个钟头。”读罢哑然。  相似文献   
10.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中华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蕴涵闪光的史家精神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历来为世人所称颂。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十六中说:“古人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