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8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二分法"的终结与"三分法"的勃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点论比一点论具有更深刻更果断的特点。但由于它难以在动态中把握持久平衡,无法捕捉两极之间的那个“第三者”,因而不能最终战胜形而上学。能够驾驭两极,游刃于“第三者”的只有三点论,它的最初表现形态是由分到合,即由一分为二到合二而一的,一分为三则是它发展及转化的最高环节。所谓一分为三,就是对多样性世界的三分看法,它反映了事物的全面(正面、反面,侧面),把握了矛盾的全体(静态矛盾、动态矛盾,矛盾中间),概括了人类文明的全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科学的世界现与方法论。“三”便是万物的基元。  相似文献   
2.
徐玉兰 《考试周刊》2014,(17):59-60
<正>能够辩证地分析问题是高考作文对于议论性文章的要求。所谓辩证,强调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在作文中出现片面和绝对的观点,在评分上就可能会降一个档次。纵观全国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哲理思辨类材料占了大片江山,例如"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人与路"、"忧与爱"、"绿色生活"、"拒绝平庸"、"人之常情"  相似文献   
3.
最近连听几位教师上人教版必修III《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列表填空“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代表性成果”后,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呈现大量资料说“科技是把双刃剑”.然后不遗余力地谈科技革命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立统一学说是辩证法的核心。在如何说明和发挥这个“核心”的问题上,一方面先后出现了用存在缺陷的“一分为二”命题和失范的“一分为三”命题的来表述对立统一学说的问题;另一方面,人们长期以来对对立统一学说只停留于狭义的认识水平上,忽视了对立两极之间的“中介”在统一物内的应有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提出过但没有详细地考察的“中介”范畴正在被人们普遍接受和得到确立。我们要明确地把“中介”范畴引入对立统一学说,把狭义对立统一学说提升为广义对立统一学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施莱尓马赫的普遍阐释学思想和翻译学思想的梳理,发现施莱尓马赫的翻译思想的产生和盛行是有其社会文化根源的,其本质上是对翻译伦理问题的思考。他的翻译思想不仅对当代阐释学派的伽达默尔和乔治.斯坦纳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且启发了当代翻译伦理研究,直接影响了贝尔曼和韦努蒂的翻译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们借登州(烟台)被迫开放之机,以办学、施医为手段办起了一批新型学校和医院,从而孕育了当年的齐鲁大学和现在的潍坊教育学院、山东省益都卫生学校、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必须坚持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看待历史,才能吸取一切先进文化科学知识,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相似文献   
7.
揭示了一分为二与合一为一这一哲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指出了人们思维运动中分与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风过留痕     
1987年7月,满怀憧憬的我从如皋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双溪乡中心小学。当时双溪不通汽车,为此我新买了一辆自行车。清楚地记得去报到的那一天恰  相似文献   
9.
韩长代 《知识窗》2007,(9):53-5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青年科学家魏格纳在翻看地图时,忽然发现地图上的非洲大陆海岸和美洲大陆海岸的图形相似,在互相拼接后两块大陆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间隙。他设想,这两块大陆原来是连接在一起的,由于某种原因,后来发生了“撕裂”,将陆地一分为二。这个假说,就是今天“大陆漂移说”的起源。  相似文献   
10.
吕建伟 《江苏教育》2011,(11):31-32
2008年8月,湖塘桥实验小学一个新校区落成并投入使用,教师也随之一分为二。开学后,常州市“华英奖”有一个申报名额给我校。怎样推荐?校长办公会议商量,两校区各推荐一个,然后再确定一个上报。没有料到的是,报上来的两个候选人条件相仿,一时难分伯仲。由于我刚来,情况不甚了解,最终决定。两个候选人统统上报,由评委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