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甲午中日海战中,李鸿章究竟为北洋舰队制定了什么样的作战方针?以往的有关论著,大都认为是“避战保船”。本文认为,甲午中日开战后的一个多月,李鸿章对比中日海军实力,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保船制敌”的作战方针。综观甲午中日海战的全过程,李鸿章在海战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未指示过北洋舰队通过“避战”而“保船”。恰恰相反,李鸿章一再命令北洋舰队主动“出击”、“截击”敌舰队。即使在威海被围,北洋舰队危急存亡之际,李鸿章还数次命令丁汝昌率领舰队和敌舰队“拼死一战”。因此,“避战保船”的不是李鸿章,而是北洋舰队的提督丁汝昌。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丹东市以东的鸭绿江入海口外,黄海北部的海域中镶嵌着一块弹丸绿地,这便是闻名中外的大鹿岛。大鹿岛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月亮湾海滩,长约3 000米,海岸凹陷,两侧有两座山峰突起,挡住远方的海浪,使海水看上去是那样的温柔。金色的海砂,干净而又细腻,背靠的群峰,郁郁葱葱。淡蓝的苍穹,深蓝的森林,红蓝相间的屋顶,加上外海点点的渔船,简直是一幅壮  相似文献   
3.
19世纪80年代,朝鲜半岛出现了非常复杂的国际纠纷,日本、英国、俄国都有占领或控制朝鲜的企图。1884年12月,日本策动甲申事变,试图推翻当时  相似文献   
4.
清末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是甲午战争中的关键人物。百年来史学界对丁汝昌的评价褒贬不一,至今为止,亦无定论。其实在当时的背景之下,各种复杂因素夹杂其中,作为外行提督的丁汝昌对于当时战务的处理已经尽力了。可以这样说,他的功是大于过的。  相似文献   
5.
当北洋海军被困威海时,周遭几乎无人援手;当舰队尽没于刘公岛后,时人却把所有怨毒都集中于李鸿章和丁汝昌等人,全然不顾他们遭受的背后攻讦、掣肘,以及消极不为。日本人小笠原长生在谈及以身殉国的丁汝昌时,如此设身处地地评价了这位失败者(他死后被光绪皇帝下旨"籍没家产",不许  相似文献   
6.
历史故事是历史的灵魂,而历史细节是历史叙述得以具体、清晰和鲜活的根本立足点。但当前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讲课过度抽象化现象,概念、名词满天飞,缺乏对历史细节的描述,缺少对人物个体、典型事件的故事叙述,导致鲜活历史被遮蔽,具体生活被掩盖。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更谈不上学生的精神成长了。因此,在常规教学中,运用历史细节不仅符合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而且是彰显教育本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日甲午战争开战之前和战争期间,清廷内部的清流派出于理念差异、权力争夺,持续地对洋务派首领李鸿章和北洋海陆军将领丁汝昌、叶志超等进行弹劾、参奏,对北洋海军、陆军军事行动进行掣肘。这种政治斗争的内耗对于中国一方甲午战事的进行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清末政局中有一支活跃的政治力量——清流派"。这派力量以清廷中枢的京官为主,大都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传统科举出仕的官员,  相似文献   
8.
88年前,留学英国的日本海军上校、"浪速"号驱逐舰舰长东乡平八郎,应邀参观大清帝国的海军。那时候,清朝的北洋舰队外表看来很有架势,水师提督、御赐一品顶戴丁汝昌是大内红人,所有的大型军舰都是在英国格拉斯哥订造的。可是东乡平八郎在登上"镇远"号巡洋舰后,有两件小事使他看穿了清廷的海军:(一)他看到水兵把洗过的衣裳晒在大炮的炮管上;(二)他下船之后,发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丁汝昌提督北洋水师,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至自尽于提督任上这段时间的史料进行梳理,来重新探讨丁汝昌对旅顺、威海之失的责任问题,并对其“杀身”作出重新的价值评定。  相似文献   
10.
笔者研读甲午战争中日双方威海卫北洋舰队兵败降敌的有关史料,认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先于1895年2月12日午前8时致归降书于日军,尔后于该日午夜服毒自尽.是否把他当作抗击日寇侵略“宁死不降”的爱国将领加以颂扬,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