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强调以礼治国,提倡按社会能力划分社会成员等级然后承担不同社会事务,认为这样就会出现"职分而民不探,次定而序不乱"的社会大治局面;认为按能力划分社会成员等级的群体一旦形成,人类向自然索取的能力也会加强,便会出现"人定胜天"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七月,烈日肆无忌惮地烘烤着大地,老天爷仿佛蓄意与信奉“人定胜天”的地球居民怄气。连日夏旱,竟使水乡江南水源奇缺,城市居民限量供水,乡下百姓则各挖泉源。一时间深挖洞、广寻源,家家户户各自为战,不怕翻山越岭,不惜数里之遥,只要能找到滴水之泉,合家便可安然无虑,反之则昼夜  相似文献   
3.
“天定胜人”与“人定胜天”在古文献中经常同时出现,表现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两个侧面。本文列举历史上的记载,指出一些辞书注释的错误和不足,探讨其正确含义,论述了两个命题间的辩证关系。在尊重和保护自然、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今天,重新认识“天定胜人”的积极意义很有必要。今天我们需要这样解读“天定胜人”:它提醒人们关注自然的存在,做任何事不得违背自然规律;它否定人类的自私、贪婪和傲慢,对于斗胆冒犯自然的行为起到震慑作用;它要求人类按照“人与天调”的理念,沿正确方向发展技术。今天,人们更迫切地感到,技术发展必须考虑环境和条件。笔者提出: (1)技术受限于内外条件,而且必须付出代价; (2)技术本身不可能彻底消除技术事故和灾难; (3)技术可以局部模拟自然,不可能再造自然; (4)技术必须建立符合环保的标准,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4.
论毛泽东“人定胜天”的环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人定胜天”环境思想是毛泽东个人思想的组成部分。其“人定胜天”的环境思想的提出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正确评价毛泽东“人定胜天”的环境思想将有利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思想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君权神授”、“天赋人权”和“人定胜天”,从历史系统论历史哲学的角度论,实质是人与天亦即系统与环境的依从关系的合理扬弃,以至于极化的问题。远古人类认知、利用自然的能力弱,对“天”恐惧、依赖心理极大,而后到中国的汉代、西欧的中世纪,继承了畏“天”依“天”的一面,“君权”靠神授,但同时极化、一滥用天的名义,神化君权、教权;近代,合理地扬弃,以人权否定神权,强调“天赋人权”,将人权自然“神”化、天然合理化,但后来发展到极端,滥用自然赋予的人权,极化为“人定胜天”观,恶果累累。人口超载,环境污染,等等,令当代人类重新重视人与天的和谐关系,即系统与环境互相依从的系统原则,可谓在历史进程、历史哲学观中一种新的扬弃,否定极端化,在宇宙嵌套观中“复归”远古的某种态势,但系统与环境依从关系的内容、事件已是全新的了。  相似文献   
6.
陈娟 《华章》2007,(11):46
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在审美趣味上有很大的差异.审美趣味的差异,其实就是文化上的差异.中美作为东西方的两大代表国家,在民族性格上,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迥然有异,一个主动,一个主静.对待自然,一个认为天人合一,一个认为人定胜天.由此让我们看到了两大文明的碰撞与冲突.  相似文献   
7.
绍兴,是江南璀璨的文化明珠,而对联,则是这颗明珠上最耀眼的光芒。绍兴的一切优秀品质,可以说都浓缩在对联中。例如大禹的“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的忘我精神和“以四海为壑”的人定胜天的意志在钱君淘先生所撰写的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  相似文献   
8.
“人”在“天”“地”之间,居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人”是不是可以决定天上与人间所有的事情?“人定胜天”,是一种理想还是一种现实,抑或是一种无知?古代中国有“天”“地”“人”统一的思想,也有“天人合一”的思想,然而,我们是不是能够理解?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过分地提倡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地宣传人为因素是不可取的,它将造成人的盲目自信,无限地夸大主观因素,不能及时地调整方向,给工作、学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延误。人定胜天是有局限性的,人在局部的环境中,凭借适当的外力,借助适当的手段可以暂时地改变环境,但不能依次类推,能改变其一,就能改变其二、其三,以至无限。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最大的努力,而不要盲目地攀比。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神话体裁的课文。如《哪吒闹海》、《沉香救母》、《开天辟地》等。神话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并且大都有一个“人定胜天”的主题。怎样教学才能体现神话体裁的特点呢?笔者以《开天辟地》的解读与课堂为例,试图让神话故事的学习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