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75篇
科学研究   8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半导体材料(Zn·Cd)S:Ag-KI为催化剂,在单色(绿)光照下,成功地模拟了光合作用的光合磷酸化。在绿色光照下的光照度、照光时间、ADP(二磷酸腺苷) 浓度、Pi(磷酸氢二钠)浓度及催化剂量等对ATP(三磷酸腺苷)合成的影响。在合适的条件下,ADP 的浓度为1×10-1mmol/l 时的转化率可达到3.2%——5.8%。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用纳米———ZnFe2 O4/SiO2 半导体材料作光催化剂 ,用分子氧催化氧化环己烷的实验 ,根据目前所建立的半导体粒子光催化反应机理的模式 ,探讨了其反应机理 ,并进一步研究了水分子以及电子或空穴捕获剂对该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纳米材料对纸质档案保护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纳米材料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nm=10^-9m,约相当于10个原子并列在一起的长度。目前国际上将处于1~100nm尺度内的超微颗粒及其致密的聚集体,以及由纳米微晶所构成的材料通称为纳米材料,其包括金属、非金属、有机、无机和生物等多种粉末材料。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如普通金属为导体,但纳米金属微粒在低温时由于量子尺寸效应会出现电绝缘性;铁磁性物质进入纳米级,由于由多畴变成单畴,于是显示极强的顺磁效应等等。有些纳米材料还有特别的化学催化性质、光催化性质、光电化性质、化学反应动力学性质等。  相似文献   
4.
生物固氮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而作为它的一个重要分支———联合固氮的研究只有短暂的二十年左右的历程 ,但其理论和研究发展迅速 ,获得了许多新成果。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根际联合固氮作用在农业中的潜在经济价值开始呈现 ,前景令人瞩目。1 根际联合固氮的发现及发展早在一个世纪以前 ,人们就已开始对共生和自生固氮作用的研究 ,但直到 1976年才开始联合固氮的研究。Dobereiner等人在比较了热带牧草———固氮螺菌与豆科植物———根瘤菌两种固氮体系的差异后 ,发现除自生固氮和共生固氮之外 ,固氮螺菌与植物间存在一种…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压汞灯作光源,ZnO为催化剂,研究了辐射波长、ZnO-酚悬浮液组成和搅拌方式等因素对酚分解率的影响.ZnO半导体光催化分解酚的适宜条件为:辐射波长360~420nm,ZnO-酚悬浮液的含酚量<200mg/l,ZnO浓度3~8g/l,pH=5~7,反应温度25℃~40℃,空气搅拌.酚的分解机理可能涉及酚与光生空穴反应和酚与辐照过程中产生的·OH自由基反应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6.
纳米晶体二氧化钛非水体系合成和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钛酸丁酯和乙酐在低于100℃非水状态下生成非晶钛氧聚合物,经焙烧得到纳米二氧化钛晶体,焙烧失重46.55%,在314℃~389℃之间失去表面有机基团,389℃~405℃之间转化为锐钛矿型晶体。XRD和TEM研究了晶体颗粒的袁征。用苯胶的光催化降解评价了非水合成的纳米晶体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锐钛矿型TiO2薄膜与Ni2+掺杂TiO2薄膜。通过XRD、AFM表征了薄膜的晶相和形貌特征,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接触角以评估薄膜的亲水性,以甲基橙作为有机污染物研究了薄膜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发现:少量Ni2+掺杂提高了TiO2薄膜的亲水性和光致亲水性。但Ni2+掺杂却使TiO2光催化性能有所降低。结果表明,TiO2薄膜表面的光致亲水性与光催化特性无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以Tb4O7、Fe(NO3)3.9H2O、硝酸(1:1)为原料,在柠檬酸体系中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稀土复合氧化物TbFeO3;用XRD、TEM对产物的组成、颗粒、大小、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21 nm左右,且颗粒均匀。另外以TbFeO3为光催化剂,对多种水溶性染料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发现TbFeO3有较好的光催化效果。实验表明,在无光照条件下,TbFeO3的脱色效果初期较明显,但效果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明显,并且随时间的推移,甚至有所下降。在光照条件下,TbFeO3的脱色效果初期短时间内就特别明显,最后接近100%.  相似文献   
9.
以锡酸钠、硫酸钛和氨水为原料,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AER)为载体设计合成了SnO2/TiO2/AER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SEM及EDS分析等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金红石型SnO2和锐钛矿型TiO2的复合半导体负载于AER上.其中AER的用量为5 g、n(SnO32-)/n(Ti4+)=1∶4、反应温度为100℃时合成的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最高,达94.84%;且重复使用10次后仍然超过90%.  相似文献   
10.
“虽然我很忌讳用国际先进水平这样的评语,但我还是认为TiO2(二氧化肽)晶须光催化处理难降解有毒有机物废水成套技术及装备研究项目的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中科院院士陈洪渊在3月8日出席由江苏省环保厅主持的该项目技术鉴定会上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